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台湾硅谷”逐渐褪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3日04:12 环球时报

  

“台湾硅谷”逐渐褪色
图为新竹科学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外景。曾几何时,被誉为“台湾硅谷”的新竹科学工业园作为台湾经济的辐射点,拉动了台湾经济的转型与快速腾飞,也在岛内掀起了“工业园热”。近年来,新竹科学工业园却逐渐走向萧条,台湾“行政院”近日更紧急叫停新的工业园建设,更为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前景蒙上阴影。

  当局叫停工业园建设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随着台湾“行政院”斥巨资推动五大经济旗舰计划,曾经对台湾重大经济建设有指标意义的科学工业园区却不断传出不利消息。面对多个县市积极争取设立新的科学工业园区,日前台湾“行政院”要求,除已核准的12个园区外,暂缓开发其他科学园区。

  尽管舆论及学者都强调,台湾目前的科学园区并没有达到泛滥的程度,“实在不需要限制产业聚集的形式”,但岛内媒体也认为,近年来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尴尬处境不能不让当局认真反思该怎样走产业聚集的路,叫停新园区建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曾经是辉煌的奇迹

  作为台湾高技术产业的摇篮,新竹科技工业园区在台湾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论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赞美都毫不为过。20世纪70年代,在台湾经济刚起飞时,当地靠的还是玩具和小电器等产品的来料加工。1976年,当时“主政”台湾的蒋经国决定在新竹关东桥建设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工业园区”,从而拉开了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序幕。1980年12月15日,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正式成立。到80年代末,以新竹园区为半径、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快速兴起,使台湾成为仅次于美、日的全球第三大微电子生产地,整个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因此彻底改变。据统计,2001年,占台湾总面积不到1/1000的新竹科技园区产值却占到了整个台湾工农业总产值的15%。与此同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新竹园区也成为拥有292家厂商和10万名从业人员、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台积电、联华等一批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制造企业在此成长,全球80%的电脑主板、80%的图形芯片、70%的笔记本电脑、65%的微芯片产自这里。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新竹园区也因停电而暂停生产3天,结果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价格因为担心新竹科技园停产太久,整个半导体的价格甚至上涨了30%以上。

  发展遇尴尬

  不过,在最近几年,新竹科技园的光景却已是大不如前。一方面这种科学园区的模式已经遍布全世界,新竹科技园不再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单是台湾就有台中科学园区、台南科学园区、内湖科学园区、南港软件园区等许多家科学园区的竞争,使新竹科技园遭到极为强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陈水扁上台后,岛内经济持续低迷,大量台湾高科技产业开始移师大陆,连带着使新竹科技园本身也失去竞争力量。据一项“新竹科技园未来10年发展策略”调查显示,近80%的科技园内厂商有意赴大陆投资,个人电脑厂商则已经全部离开台湾。而人才的大量缺乏也令新竹科技园处于“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今年3月,新竹科技园区推出了2000多个职缺,却只有1000人前去应聘,园内知名科技企业智邦科技甚至不得不因此暂缓兴建新项目。一边是人才紧缺,一边却是大量人才外移。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新竹科技园区,逾九成的科技人才不排除移居大陆。

  此外,过分倚重硬件制造,缺乏鼓励创新的商业文化,特别是小企业的成长空间受到挤压,也是新竹科技园面临的巨大困境。新竹科技园出现的“繁荣综合征”,如园区内外交通拥挤,缺少停车场地;因土地稀缺,只能盖高层公寓;附近地价炒得很高,很难再扩展,也使得科技园几乎没有发展的后劲。

  岛内议论纷纷

  有台湾经济学者认为,新竹科技园曾经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缩影,如今也成为台湾经济困境的集中代表,新竹科技园的萧条为台湾经济敲响了警钟。

  台湾1111人力银行大中华事业部总监傅方菁指出,台湾业者热切盼望当局在台湾急需人才之际全面开放大陆人才赴台,但当局长期以来却一直在政策上设置种种限制。当局以“意识形态治国”却要让台湾经济与民众为之付出代价。台湾《联合报》刊出题为“新竹科技园的疑与困”的文章指出,在全球信息产业的重点转向软件制造业时,岛内的政客们却因为忙于政治攻击而拒绝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转型提供帮助与支持,甚至把产业当作政治工具,使台湾在世界经济大潮中与先进趋势渐行渐远,仅此而言当局难逃罪责。▲

本报特约记者 匡吉伟 本报台北特约撰稿人 司马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