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走近科学》:媒体装神弄鬼的一面旗?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16:39 人民网 |
大二那年的暑假,我是在兰州度过的。宿舍楼没剩几个人。有一天,一个同学出门的时候癫痫发作,倒在了大街上,满脸是血,我们把他送到医院,医生给他做了处理,我们就回学校了。 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果放到中央电视台10套节目的《走进科学》栏目,将会面目全非。 导语大概会这样写:好端端的一个人为什么会神秘地倒在大街上?在那个炎热的下午两点,到底发生了什么?路上的行人看到了什么?难道真的有什么神秘人物袭击了他?事发的第二天,当事人又为什么突然缄口不言呢? 央视《走近科学》栏目1998年6月1日开播.在栏目的网页上我们看到这样的介绍:《走近科学》定位于讲述新闻热点背后的科学问题;科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社会生活中焦点、热点、疑点、难点及新现象的科学解释;科学事件的真实记录。引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引导观众走近科学。栏目致力于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是“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 看着上面句句不离“科学”二字的栏目介绍,再感受一下电视上气氛十足、诡异非常的视听效果,我们怎么也难相信这二者是属于同一个节目的。顺着栏目的思路,我们也要发问:一档打着科学旗号的科普节目,怎么成了悬疑、侦探加恐怖,娱乐元素一应俱全的片子呢?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猎奇:《走进科学》的宗旨 对这个节目批评最多的就是故弄玄虚。有的网友说:这个节目除去广告不过20分钟,前18分钟都在误导观众,剩下2分钟再交代一个弱智的结论,或者干脆什么结论也没有,说一通“还有很多未知的事物等我们去探索”云云,节目就完了。一个节目平淡无奇也就罢了,偏偏让许多观众觉得受了愚弄,这就有点“神奇”了。我们还是一起走近《走进科学》去看看吧。 《龙宫镇漩塘之谜》是上周播出的。节目一开始,提出一问:贵州安顺一个水塘,不借助任何的外力塘水能够自己旋转。然后是一个气象专家先在直径101米的水塘旁边测了风速,把风的方向和塘水旋转的发现对照,排除了风动的推测;另外一个专家测量了水塘周围的磁场,没有发现异常,又排除了一个可能。 中间记者还采访了许多村民。有村民讲了一个传说,传说中漩塘下面有不知名的宝物。这个宝物保佑着周围的人们。距离漩塘最近的山脚下还建有一座土地庙,是村民们给漩塘下的宝物烧香用的。又有村民说:漩塘下面可能会有怪物。然后节目就分析:贵州在多少万年前是海洋,可能漩塘下面依旧保持了海洋环境,村里的老人说过去曾经从漩塘里捞出过海带证明了这一点。但猜测中的大型生物却没有村民发现过,节目就猜测:是不是因为塘水太深了呢?而且,动物都是逐食物而居的,不可能如此规则的旋转,而且塘水旋转了很多年,世界上没有一直旋转而不休息的生物。 在几种猜测被推翻之后,旁白说:现在,村民更加坚信水塘旋转的神秘力量来自水底的宝物。 终于,专家和记者们发现了漩塘边的一条河。这条河由明河、暗河交替蜿蜒。漩塘正处在明河与暗河的一个交接点,水从上部注入,从下部流走,塘水就是这样旋转起来的。 说《走进科学》的记者捕风捉影、听风就是雨,一点也不为过。一个类似于水库功能的水塘,被上游来水和下游排水带动的塘水自转,被演绎得如此惊心动魄。你不能不佩服编导们的本事。这期节目的编导在一篇编后记里说:开始听到塘水会自转的消息后,就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能撑满20分钟的节目呢?看来,经过努力,他做到了。排除了很多的猜测,还很刻意地为每个猜测提供一点点证据,比如水里有海带证明水底是海洋环境;水塘足够大,证明可以为怪物提供栖息地;村里有土地庙,证明传说中的水底宝物未必是虚妄……在排除了几个可能时候,还特别虚假的说:“现在,村民更加坚信水塘旋转的神秘力量来自水底的宝物。”难道村民们的观念是随着你们的节目而改变的吗? 磁场、宝物、水怪,这些猜测有一个共性:就是神秘。用三分之二的节目时间向你提出一个又一个怪诞的可能,然后再推翻它。直到发现那条其实一点也不难发现的河流。如果记者们真敬业的话,难道村民们不会告诉他旁边有小河和水塘贯通?可片子还是一步步指向神秘的可能。 如果猎奇是一个贬义词,那用这个词来总结《走近科学》的主旨应该比较恰当的。看看其他期的节目吧:78岁老太太宣称自己怀孕了,结果不过是老人太胖,又不经常活动,脂肪堆积所致;一个31岁的男子肚子越来越大,村里人每天到他家围观,男子还经常莫名其妙地晕倒,结果不过是肚子里长了一个畸胎瘤;河南开封一个UFO爱好者16年来调查天降碎片,以为是外星人来过地球的铁证,经专家分析,那不过是人类回收航天器分解的碎片…… 这样的节目,不看到最后,你总会以为你就要亲眼见证一个神秘事件的谜底,因为节目的音乐、用光、旁白的语音语调都让你往最神秘的方向想,直到节目的最后几分钟,你发现,刚才的种种都不过是一个肥皂泡。泡沫破灭了,真正的事实平淡无奇。 节目的编导对观众的批评并非置若罔闻。《天降UFO碎片之谜》这期节目,用了三天时间,讲述了河南开封一个UFO爱好者16年来苦苦探寻天降碎片的故事。先不说节目的标题就在误导观众,因为所谓UFO碎片,不过是一个已经过了使用年限的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时燃烧分解掉下来的。在泡沫破碎,事实呈现以后,主持人说了这样一段话: “许多观众会说,《走进科学》又在忽悠我们。为什么看了一大圈之后,又没有确切的结论呢。我知道大家在企盼着什么,包括我们导演等等,都在企盼我们真的能够拍到活生生的外星人。其实,多少年以来,我们无数次地听说外星人光临地球的传闻,可是又有谁真正的见过或者抓到过一个外星人呢?当然,我们这么说,并不想否认有地外生命或地外文明的存在。相反,假如有一天真的发现了外星人,那么《走近科学》一定会第一时间给您报道的。” 看,人家不承认自己是在故弄玄虚,因为本来就没有那回事,你愿意相信是你自己的问题。面对这样的舌灿莲花的编导,真是无话好说。 背景:改变电视语态 我们得承认,这样的节目比起以前确实已经有了不少的进步。 记得以前的《走近科学》,总是那种自说自话的东西,介绍一下宇宙太空、生物物种,就像所有最无趣的科教片那样。也正是为此,在栏目创办之后的第五个年头,也就是2003年,《走近科学》还是一档受到台里警示的栏目,因为它的收视率太低。现在我们看到的节目样式,是2004年改版后的结果。 有研究者也认为:过去的科普节目就像沙漠中的布道者,只管布道,不问有没有人接受,接受了多少。这种我播你听的居高临下的语态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要想提高传播效果,就必须遵循双向传播的本性,尊重受众的要求,反馈,真实地反映受众的心声。 《走近科学》的制片人张国飞说:以前节目拍摄思路是先找到一个大的主题,比如要作关于艾滋病的,然后就找故事,像小学生的命题作文,往往是应急之作,编导们力气是花了不少,但由于是带着紧箍咒工作,节目缺乏创新,形式单调。观众觉得信息量不够,觉得和其它娱乐性节目或者新闻性节目相比,不够刺激。改版后,给编导松了绑,让他们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先找到一件吸引人、有趣的事情,然后去拍事件中的人,采访专家解释其中的科学内涵。 对于为什么现在国内的科普节目不如美国探索频道吸引人,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开发部研究员胡波认为:美国的探索节目把娱乐化的理念体现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大胆使用故事片的叙事方式,悬念、细节、铺垫、冲突以及交叉平行叙事等,将众多的知识点不动声色地注入片子的叙述中去,让观众悄然不觉地享受一份知识大餐。电视节目的制作开始考虑观众的要求,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好的转变。可是,一下子从高头讲章变成猎奇的悬疑片,这样的转变恐怕不能算成功吧? 质问:好看的科普节目何在? 《走近科学》涉及的节目内容除了水怪、UFO、奇闻轶事,类似“揭密江湖骗术”这样的内容也都能成为节目的素材。先不说水怪、UFO这种因为信息不完备,没有可能作科学判断的题材,单说奇闻轶事和揭密类的节目。这类节目的一个模式就是:当大家都以为一件事情是A的时候,节目带你穿过20多分钟的迷雾,然后告诉你,这个事物其实是B。 这样澄清事实的过程和科学有什么关系呢?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把某件事情说清楚、澄清了某个误会,就是科学。科学自有一套独立的方法和体系。它关注的是事物的运作方式,得出的结论必须具有普世性。而我们平时说到科学的场合大都和“科学”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什么“科学决策”、“科学种田”、“科学饮食”,不过是在宣传的语境下加一个大而无当的帽子。况且,在科学的视野里面只有已经解释的和没有解释的不存在神秘事物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以追求神秘为己任的《走近科学》和“科学”完全不搭界。另外,科学如果落到实处,可以包含许多东西:科学家、科学机构、科学刊物、科学团体、科学会议、科学迷案、科学纠纷、科学精神、科学与政治、科学与战争……可惜,《走近科学》完全没有走近这些科学的应有之意。 节目的对象和科学没有关系,节目的制作方法离科学也有不小的距离。 一次,张国飞在某论坛和网友聊天。网友问:你们的节目叫《走近科学》,可是离科学还是有一段距离吧?张国飞的回答是:“这是毫无疑问的,科学终极真理人们无法达到,我们只能一步一步接近真相。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的接近真相。完全达到是不可能的。”又是一个偷换概念。张国飞还说:“我们其实真正想告诉大家的是观察事物,理解事物的一个角度和方法,就是说对任何一种新鲜的事物,新生的事物,或者说我们经验系统不存在的东西,我们都要以一种科学的,比较接近于真相的,本来逻辑的方法去认定和了解。” 针对这一点,有网友说:“看完水怪的节目我对导演非常不满,他们一点科学的精神也没有,既然搞水怪,至少要拿个摄像机到水里拍一拍,他们倒好,在上面照一下,拿几个不懂事的专家随便一说就得出没有水怪的结论。没有这个能力就不要做这个节目。人家外国的鲨鱼都敢拍,你湖里的所谓水怪却不敢拍。”还有,在调查“喀纳斯湖水怪”的时候,编导们竟然连喀纳斯湖都没有去过,只是请了一些专家说两句了事。这样的工作方法难道就是制片人要告诉观众的“观察事物、理解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吗? 虽然《走近科学》已经和从前的节目样态不一样了,可是制片人“传道授业”的刻板理念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节目里每天播的是装神弄鬼,到了访谈的场合,一下子就谈起了微言大义,这种反差我想比《走近科学》的节目内容更能令人瞠目结舌。在头脑和手指之间还有着这种反差的电视制作者们,又怎能制作出雅俗共赏的科教节目来呢?风靡全球的电影《点虫虫》、《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如果放在中国大概业可以划归科教片的行列吧,可是你看人家的片子教给观众什么“观察事物、理解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了吗?上面三个片子的共同点就是:不管你是什么职业的,不管是信仰什么宗教的,不管你对动物科学有没有兴趣,对片子本身你一定会喜欢。这算不算科教片的一种境界呢? 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把本来是公益性的科学栏目制作成猎奇的节目,是一件很令人没脸的事情。像一个小报或者地方的小电视台一样,完全以收视率为归依,斤斤计较,一点气度都没有,还不断为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而沾沾自喜。这样的节目竟然有勇气自称“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吗?面对这样恶劣的电视生态,我们何时才能看到自己制作的“好看的科普节目”呢? 以上文章仅反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立场 张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