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太阳”成功放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03:4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新华社记者 李 健摄 新华社记者 李 健摄本报合肥9月28日电 记者刘杰、何聪报道:今天,国家大科学工程之一,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 实验装置,在合肥科学岛进行首次放电实验,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这表明世界上新一代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已在我国率先建成,我国在探索新能源上取得新的进展。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的“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建设项目,是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2000年10月正式获准开工建设,2005年底完成了主机总装以及各分系统的研制和安装工作,2006年初成功进行了首次工程调试后对装置不断改进。 今天,中国科学院组织专家对EAST装置进行了工艺鉴定,认为该工程已全面优质完成。 建成后的EAST装置将开始20年左右的核聚变物理实验和工程技术研究。EAST大科学工程总负责人万元熙介绍,EAST装置的放电持续时间设计值是1000秒,温度将超过1亿℃,这一目标将争取在未来5年内的实验中实现,实现等离子体的稳态运行,为未来建设稳态先进安全的核聚变反应堆提供工程技术和物理基础。 参与EAST研究合作的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盖瑞·杰克逊博士说,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将在未来10年内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等离子体研究所专家介绍,从1公升海水里提取的氘在完全的聚变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公升汽油释放的热能。“发明这种能够承受上亿℃高温并且能够控制氘和氚聚变稳定持续输出能量的装置,那就相当于发明一个‘人造太阳’,能够无限地给人类提供清洁的能源,因为海水是取之不尽的。” EAST装置就是探索开发这种核聚变能,集全超导和非圆截面两大特点于一身,且具有主动冷却结构,它能产生稳态的、具有先进运行模式的等离子体,国际上尚无成功建造的先例。8年多来,EAST科研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决了大型超导磁体的研制与测试等许多超导托卡马克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获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 据了解,EAST装置的关键部件——超导磁体和重要的子系统,如国内最大的2千瓦低温制冷系统、总功率达到数百兆瓦的直流整流电源、国内最大的超导磁体测试设备等,均由等离子体所的科技人员自主研发、加工、制造、组装、调试,全部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与国际上同类实验装置相比,EAST是使用资金最少、建设速度最快、投入运行最早、投入运行后最快获得首次等离子体的。EAST的建成使中国聚变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