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十讲之文艺篇:红色经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5日15:27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撰文/新华社记者黎云本报记者邓琼策划/孙璇 话剧歌谣伴红军走过艰难岁月 1927年秋天,一支由毛泽东同志率领的起义队伍来到了位于江西省永新县和宁冈县之间九龙山下。在这里,毛泽东以他政治家的远见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的一个重要组织原 则:党指挥枪。史称“三湾改编”。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毛泽东在这里还同时给党支部明确了另外一项重要的任务:组织开展基层部队的文化娱乐活动。两年后,毛泽东再次在古田会议上以决议的形式规定:“游艺”是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红军将领自导自演话剧 说到红军时期的文艺工作,就不得不说话剧《庐山之雪》。 先来看看这部创作于1933年的红色话剧强大的演职人员阵容。领衔主演:聂荣臻;男二号:林彪;男三号:罗荣桓。监制兼导演同时客串演员的是罗瑞卿。这部由红军指战员集体创作的四幕话剧,是红军历史上第一部有据可查的红色戏剧。讲述了在反“围剿”作战中,红军将士精诚团结,进行积极的防御作战,气得蒋介石在庐山大骂“娘希匹”的故事。当时没有专业演员。导演罗瑞卿便提出“兵演兵,将演将”的演出方法。于是,老总们都被安排了演自己,蒋介石的角色则找了一个红军干部来演。 也许是红军领袖们从这部话剧引发的轰动效应中得到了启发,此后不久,中央苏维埃政府就在首都瑞金成立了第一个正规艺术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由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瞿秋白出任校长。 一场轰轰烈烈的文艺振兴运动就这样在中央苏区蓬勃展开。喝过洋墨水的红军领袖们是文艺工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聂荣臻元帅除了演过话剧《庐山之雪》和《杀上庐山》外,还亲自动手写过四幕话剧《南昌起义》。开国大将肖劲光也自编自演了一部独幕话剧。这场话剧的演出阵容同样强大。毛泽东夫人贺子珍装扮军阀太太,红五军团总指挥季振同出演军阀,而肖将军本人则演一位帝国主义分子。 战斗剧社、工农剧社、人民剧社等文艺团体开始在苏区迅速崛起。“在根据地的时候,很多红军部队都建了剧团。”原中央红军老战士黄家祥回忆道。蓝衫剧团还创作演出了《活捉张辉瓒》。这个戏使舞台上首次出现了“朱毛”形象,而毛泽东、朱德二人则坐在台下观看台上“朱毛”,笑声一浪高过一浪。 一群农民出身的士兵,就这样在红军领袖的率领下,向着自己不公正的命运发出了内心的呐喊。红军时期的戏剧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群众性艺术活动,其风格独特,魅力隽永。 红色歌谣影响几代国人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第一支军歌。1928年,毛泽东在广西东部的沙田颁布了红军这一纲领性文件,并谱成歌曲在部队中传唱。 “红色歌谣千千万,一人唱过万人传”。广大群众习惯把红军时期的歌谣称为红色歌谣。红军歌曲不仅在数量上比“五卅”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多得多,在内容和思想上更是具备鲜明的阶级特征和目标牵引作用。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开始,《当兵就要当红军》、《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军胜利歌》等一批简单明快,充满了最朴实言语和最明确目的的优秀革命歌曲开始相继创作并在部队中传唱。 “行军时唱歌,吃饭和休息时也要唱歌。”老红军黎东汉回忆说。唱歌成了红军部队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今年93岁的王定国老人仍然记得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联欢大会上演唱的《红军两大主力会合歌》。这首歌曲是红军中的秀才陆定—在翻越雪山前后为迎接懋功会师而创作的。即便是在为生存而战,红军的文艺工作者仍然一刻没有停息。 红军经典歌曲的艺术魅力,已经超越了政治,深深地影响着几代中国人。
上图:84岁的老红军杨光明喜欢写诗,他用史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红军长征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亲历者故事
杨光明:草地中的红色舞者 漫漫长征途中,杨光明带的既不是枪也不是梭镖,而是一支笛子。 这位原红四方面军31师276团剧团的宣传员今年84岁了。他喜欢写诗,曾出了四本诗集,用史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红军长征。 和绝大多数红军战士一样,杨光明的童年也是苦不堪言。“弟弟5岁就去给地主放牛,我7岁就开始下地干农活。”杨光明说,“每年打的谷子地主收八成,我们只能得两成。” 12岁的杨光明当了红小鬼,被分到剧团里做宣传工作。“刚到剧团就每人发了一根笛子,用丝带挂在身上。”杨光明说。 红军即便是在生存的绝境中,也没有忘记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和鼓动性。长征中,剧团把不好带的鼓锯成两半绑在身上,用的时候再捆起来。红军文艺工作者则在雪山草地中创作了一批简单明快的歌曲和剧本,每到一地,还要排演自己的话剧。“内容主要是反映红军纪律严明,为老百姓打仗。”杨光明回忆说。 《小放牛》是当时川西的一部民间戏曲,讲的是放牛娃戏弄地主的故事。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以后,把这部戏改编成现代文明戏,用来鼓动群众反抗地主压迫,参加红军。剧本写好了,却为演员发了愁。原来剧中有个小女孩的角色,而整个团却没有女兵。团政治处主任的目光最后落到瘦小的杨光明身上,他找出一件打土豪得来的小碎花衣服对杨光明说:“你穿上试试。”杨光明一穿上,在场的官兵全都拍手哈哈大笑,大家都说漂亮。 从演小女孩开始,杨光明开始登上了红色“舞台”。红军长征每到一地,便召开群众大会,演“文明”剧。小女孩演多了,人送杨光明外号“剧团里的小姑娘”。 除了唱给红军和群众听,剧团还要唱给敌人听。“晚上我们经常到战壕里去,敲锣、打鼓、唱歌,对敌人喊话。”杨光明说。 说起今天的生活,杨光明模仿陆游的《钗头凤》,连说三声:“足!足!足!” 相关链接:红军文艺数“第一”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第一支军歌。1928年,毛泽东在广西东部的沙田颁布了红军这一纲领性文件,并谱成歌曲在部队中传唱。 ■1933年11月15日,苏区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会成立文化研究组,这是我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个文艺理论研究组织。 ■1933年由红军指战员集体创作的四幕话剧《庐山之雪》,是红军历史上第一部有据可查的红色戏剧。 ■1933年中央苏维埃政府在瑞金成立了第一个正规艺术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 ■1935年11月,张国焘另立中央后,成立了“中央前进剧社”,人数达到二百多人,这是红军长征文艺史上人数最多的一个文艺社团。 长征路上的文艺战士 胡底———不该倒下的剧作家 胡底,安徽舒城人,生于1905年,1925年入党。他不仅是早期党和红军隐蔽战线上的卓越先驱者之一,也是苏区文艺工作、特别是红色戏剧事业的开拓者。他曾创作了许多戏剧作品,如《沈阳号炮》、《松鼠》、《活菩萨》、《为谁牺牲》、《杀上庐山》等,同时还登台演出,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舞台人物形象,是屈指可数的“全苏区有名的明星”。胡底多才多艺,到苏区后,同钱壮飞、李伯钊等一起,为苏区文艺工作的发展和提高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中央红军长征后,所有的专业性质的文艺社团都留在了苏区。值得庆幸的是,成仿吾、胡底、钱壮飞、李伯钊、危拱之等一批著名的苏区文艺工作者参加了长征,为长征中红军文艺活动的开展保留了骨干。胡底被派到四方面军工作后,以其特有的政治敏锐性和艺术家的直率同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直至被杀害。胡底的牺牲,无疑是红军文艺事业的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 1945年,胡底的冤案被平反昭雪。(南东风) 李伯钊———用歌舞为打仗服务 李伯钊是长征中仅有的从瑞金出发、三过草地的红军文艺女战士。在红军文艺运动史上,她是一个贯穿于三支主力红军部队的重要人物,对长征中红军的文艺宣传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军渡过大渡河后,鉴于沿途将同敌人的骑兵作战,李伯钊同陆定一一道创作了《打骑兵歌》。后来到了毛尔盖,李伯钊又根据此歌编了《打骑兵舞》。运用歌舞的形式直接为军事服务,具体指导战士们掌握打骑兵的要领,可以说是一个创造。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5日,《红星报》刊登了原由崔英波配曲,李伯钊和陆定一作词的《红军两大主力会合歌》,要求到各部队去认真组织教唱。 据回忆,会师后的大型联欢晚会就有三次。一方面军的各军团业余剧社以“军委文工团”的名义演出了李伯钊等人编演的《干人当红军》,黄镇编的《破草鞋》等话剧和许多歌舞节目。李伯钊拿手的《海军舞》、《红军舞》受到一致欢迎。 1936年10月,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胜利结束。在这胜利的时刻,李伯钊因病离开了四方面军的“前进剧社”去了陕北。(南东风) (日京/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