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近亲繁殖”有碍创新(人民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4: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些大学“近亲繁殖”的现象,让教育界忧心忡忡。大家担心,这种“近亲繁殖”现象的蔓延,将削弱以致泯灭高校的创新能力。

  大学“近亲繁殖”,并非近年才有。但这种现象日趋严峻。有调查显示,内地高校有六成教师毕业于本校,而且“越是知名度高的大学,其‘近亲繁殖’现象越是严重”。

  “近亲繁殖”的具体成因虽然复杂,但“关系学”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自己的人可靠,熟识的人好用,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大学当然概莫能外。问题是,大学“近亲繁殖”的危害性,已严重侵害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我们不可等闲视之,应对此进行制度化的规避,并使之成为我们的自觉意识。

  在一些大学里,“近亲繁殖”导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师门利益”。在这个“师门”里,大家相互提携、相互利用、共同进退。结果便是,各个“师门”之间形成各自“山头”,明里暗里的“派系”斗争严重。

  创新往往是在“百家争鸣”中实现的。而“近亲繁殖”导致由导师和其弟子组成的教学和学术研究链,在学术观点和学术研究探讨方法上,常常一脉相承。这样的研究,很难有超越现有学术水平的创新成果出现。同时,由这个链条而维系着的学术“方阵”,会对他们的学术观点极力维护,进而使学术争鸣销声匿迹,使一种观点一家独大。即使一些弟子有不同的观点,也可能因为“避先生讳”而三缄其口。如此,则必然导致学术上的封闭和创新能力的丧失。

  真理常常是在切磋探讨中发现的。科学领域中,只有思想和方法的多样化,才能保证科学的不断创新。大学是科研人才的聚集地,是学术创新的高地,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部分。这个高地永远都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争鸣,才会在观点碰撞中不断修正错误,最终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学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汲取新的营养。显然,这需要制度的创建。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据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本校的毕业生一律不得留校任教,不管多么优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之所以能从一所默默无闻的分校一跃成为名校,其最重要的经验就是“选贤避亲”、广引人才,从不聘用本校毕业的硕士生或博士生。

  避免“近亲繁殖”,应该把禁止本校毕业生留校作为一条刚性的原则,至少本校毕业生留校也要确定一个比例。同时,还应加快教师人才队伍的流动。这样,大学才能营造一个既有利于创新,又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东方言 彭兴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