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冲床师傅老彭花6年工夫琢磨了一个下联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6:07 都市快报 |
记 者 何 欣 昨天上午,一位姓彭的先生打进85100000,他嗓门很大,听上去蛮高兴的。 “以前鲁迅写过一个对子,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听说下联一直没人对出来,现在我对出来了!给你们念一下:西—湖—游—客—艇—客—游—湖—西。你们觉得怎么样?我 是江西的,这个对联我对了6年了,我给我老乡念,他们都说很不错……”花6年时间对一个下联,这位彭先生到底是何等样人? 昨天中午,我打通彭先生手机,原以为他可能在西湖边转悠,没料到电话那头十分嘈杂,是机器打磨的刺耳声音。彭先生几乎是喊着说,“我现在在车间里,等一下找个安静的地方同你讲……” 这位彭先生,大名彭松春,现在是余姚一家私人工厂里的冲床车间主管,手下四五个工人,大家都喊他老彭。 老彭年纪不算大,37岁,结婚早,儿子已经18岁了。 老彭来自江西鄱阳湖边,初中没毕业就回家务农,儿子3岁那年他出来打工,跑到余姚跟师傅学冲床。老彭是那种盯上一件事情就爱死琢磨的人,所以技术进步蛮快,没几年自己就当了师傅。2000年,老彭凭着冲床技术,带着老婆来杭州发展,住在三里亭。那一年,老彭第一次看到西湖,也是那一年,他从他大舅子嘴里听到“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个上联——这位大舅子说,这个上联是鲁迅写的,从后面读和从前面读一模一样,这么多年都没人能对个下联。 老彭越念越觉得写得好,对鲁迅先生佩服得不行。 老彭整天念叨上联,后来也想试着对个下联,身边所有能看见的物体都倒过来试遍了,最后发现以“西湖”对“上海”最好,两地都很著名,离得也不远,“湖西”和“海上”又十分贴切。 想出“西湖”和“湖西”那年,老彭和老婆搬到余姚,老彭升任车间主管,可他还是一有空就琢磨下联。9个字的下联只剩下中间5个字,这5个字又让老彭足足琢磨了三年。去年年底,下联总算有了——西湖游客艇客游湖西。 老彭很高兴,拿不准对得好不好,先念给老婆。老婆对对子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又打电话给大舅子,大舅子来回念了几遍,连说不错。老彭更高兴。春节回老家,还专门找到村里几个大学生,给他们念自己的下联,有人说“还可以”,有人说“蛮好的”。 老彭说,他打电话给快报,就是想向广大读者请教一下,他这个下联到底怎么样?如果大家都觉得好,老彭就打算把这个下联贡献出来,“送给咱们杭州西湖”。 昨天跟老彭通完电话,我上网输入“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用GOOGLE搜索,跳出了4万多个相关网页。 查了之后我才知道,正读反读一模一样的词或句,叫回文。如果是对联,就叫回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就是个很著名的回联上联,解放前就有人开始对了。不过和鲁迅先生应该没啥关系。也有人说是当年上海一个土财主,为招女婿出的一道考题。 老彭花6年时间琢磨出的下联,现在我从网上随便点点就找到了一千多个。 用城市地名对的下联就不少,比如: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海南护卫舰卫护南海 山西产煤处煤产西山 宁波无风港风无波宁 其实对联对工整的要求是很高的,地名对地名,动词对动词,还讲究意境和情调。有些网友对的下联显然是为了凑字,读起来半通不通,格调也不高。 小米大碗饭碗大米小 女子生产中产生子女 人人骗我钱我骗人人 大牛比较懒较比牛大 马公打棒球棒打公马 诸如此类。 用西湖对的下联也找到了几个: 西湖回游鱼游回湖西 西湖绿柳堤柳绿湖西 西湖泊船只船泊湖西 西湖游乐船乐游湖西 老彭的这个下联“西湖游客艇客游湖西”,对得怎么样? 昨晚我请教了报社一位老同事王老师,这位王老师多年从事文字工作,功力深厚,对楹联诗词也颇有研究。 王老师听了老彭的下联,首先的评价是“可以,还比较工整”,不过王老师说,这个下联缺点也有,比如上联的第四个和第六个字“来”是动词,而下联相应位置却都是名词,而动词“游”跟“来”对不上。当我跟王老师说,对下联的老彭是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冲床师傅时,王老师连连说,“蛮好蛮好,应该鼓励鼓励”。 记者后记: 昨晚稿子写完,闲着没事,也拿笔在纸上写写划划,学着老彭对了个回文下联。 西湖自划船划自湖西 一开始自己还蛮得意,“划”和上联的“来”对上了,肯定比老彭那个下联工整。可再一想,上联已经有两个“自”,按规矩下联就不能再有了,于是一下子泄了气——看来对个好联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正琢磨着怎么修改,听旁边电脑座位上,两个女孩子正噼里啪啦和读者QQ聊天,于是灵感一现,两个回文下联一气呵成: 热线网上聊上网线热 QQ加我哦我加QQ 写完自己感觉不错,也和老彭一样高兴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