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鼠勾结:中国文物浩劫的背后“鬼影”(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8:36 新华网 | ||||||
文物收藏与文物贿赂:同流合污的一场幕后交易 “要想富,挖古墓,一夜成为万元户。”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句口头禅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记者不久前在内蒙古、河北等地区进行文物工作调研时获知,盗掘古墓葬、古遗址 犯罪活动在各地屡禁不止,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比如盗墓贼向集团化、专业化、高科技化发展,盗墓贼触角向不易被发现的边远、落后地区延伸,盗墓贼团伙由亲朋好友固定组合到跨省区“专业人士”临时组合。另外,在一些文物富集地区,一些农民每到农闲季节就把盗掘古墓和古遗址作为增收的“副业”,甚至还出现了盗墓专业村和盗墓专业户。
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一个被人为毁坏的古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 据中国文物研究所资料中心主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项目实施小组组长侯石柱介绍,根据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全国大约有40多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但现在估计至少1/3已没有了,自然破坏是一个方面,但主要是人为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盗掘。 盗掘古墓葬、古遗址的违法犯罪活动为何屡禁不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些地方,盗墓行为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庇护,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堂而皇之地说,盗墓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手段。但深层次的原因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是为了从盗墓贼手上获得出土文物用于个人收藏或“送礼”而充当盗墓贼的保护伞。此外,一些文物部门的干部和公安人员也与盗墓贼暗中勾结,从中牟取经济利益。更有甚者,一些盗墓团伙和文物走私团伙的背后主谋就是文物部门的干部或公安人员。 据内蒙古一文物行政部门官员介绍,内蒙古中部地区某市是一个文物富集区,但近几年来的出土文物被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接收的情况却微乎其微,绝大部分出土文物都流失了。在这个市,上至一些领导干部下至一些普通百姓都非常热衷于搞收藏。还有一个现象:每到大范围干部人事变动时,盗掘贼、文物贩子就会异常活跃,文博部门的一些专业人士也会非常繁忙,经常被人抓差去“看”文物。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有一次,内蒙古某县委一领导找上门来让给鉴定一件文物,他一看就认出这是前几天在这个县被盗的一座古墓里的出土文物。 一些公安部门的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一种抱怨:办文物案子最让人头疼,领导不重视,不给钱,不给人,办好了也没人表扬,而且不少案子盘根错节,侦办困难很多。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塔拉正在对一座古墓葬中出土的文物进行鉴定、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