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艺术墓园当真是为了艺术?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1:21 四川新闻网 |
南无言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如果今日报纸(南方日报10月31日)不讲广州中华墓园启用广东第一个艺术墓区“香园”的事,我真还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即便现在知道有这回事,而且所谓的艺术墓的销路不大好,我仍觉得还是一件奇事。这到不是见怪不怪的问题,也不是广州市殡葬管理中心领导所言是传统观念问题,而是感觉搞所谓的艺术墓园似与我们的殡葬改 革取向存在距离。据称,广州市殡葬管理中心搞的“香园”艺术墓区,突出特点是每一座墓面几乎都竖有一座艺术品味很高的雕塑,其基准价在2-3万元左右,4-7万元的较为普遍,20万以上的高价墓也有。开发者引用上海和贵阳的情况,认为广州的艺术墓穴不贵,只是广州市民观念不够前卫或不捧场而滞销。 笔者此处不论艺术墓穴的价格,也不论建得多么艺术多么堂皇,更不敢苟同殡葬管理中心负责人所谓艺术墓园以雕塑和绿化为主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舒缓拜祭者的哀伤的说法。将墓园建成公园是现代墓园发展的方向听起来有理,但与中国国情不合。 为国家捐躯者建英雄公墓、革命公墓是为了大众瞻仰和缅怀,具有特定的社会意义。这样的公墓当然具有公园、供人留连的意味,而且数量不会太多。现在如果只是把一般墓穴贴上艺术的标签后向社会推广,就有大问题了。 因为建墓穴,就肯定要占用土地,而且你这个地方搞了,别的地方也会搞。即便是集中管理式的墓园,艺术也好,平实也好,必须要有大量土地作为支撑才可以持续开发下去。如广州市殡葬中心建艺术墓园只是开了个头,便认为需要1000亩地以上,还是很惊人的。况且,有钱者选大墓、按个性化要求打造“高价墓”,不仅浪费资源,也在世人心理上造成新的不平等感。 中国一个最基本的国情是,人口众多,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如广东,人口密度大更是不争的事实。土葬作为沿袭日久的埋葬方式,因为太过占用土地,破坏生态环境,危及后人生存,因此国家才下大决心要改革殡葬方式,广东省政府更是将火葬作为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个考量指标,可谓不遗余力。目前提倡的殡葬方式最基本的是火葬,进而鼓励不留骨灰,或将骨灰集中保存在殡仪馆,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避免下葬而占用宝贵的土地。在殡葬工作的实践中,都应该而且必须秉承这一思路,花大力气已调整过来的社会观念不应该再走回头路。 我以为现今广州市殡葬管理中心搞的艺术墓葬的最大问题,到不是涉及直接的土葬,而是将骨灰下葬后建起所谓的艺术墓穴。如果将骨灰下葬后再建起一个墓穴,那与肉身直接下葬有什么区别?这不是明摆着违反殡葬管理规定吗?或最起码是借市场需要在打擦边球。 当然,建艺术墓穴的背后绝对不是市场需求(艺术墓穴的滞销已证明此点),而是市场操作的结果,是具体利益部门想通过此类操作赚一把。上海、贵阳搞了,不意味着这件事就合理,就可以移植到广州。发死人财可以,但要顾及社会伦理,体恤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