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学武干嘛?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4:40 南方周末 |
□王力 踢裆、撇臂、裹抱、缠压——不明就里的人以为这是武警特训,谁能想到,这是脱了白大褂的医生们在接受擒拿格斗专门训练。前几日休假回老家,头天就听说了一件新鲜事:市里一家大医院悄悄地将该院40岁以下的青壮年医生组织起来了,人手一套迷彩服,每天清晨练擒拿格斗。从基本技术到防守反击、徒手夺凶器,样样要学,此外,瞅空跑上几千米 和做上百个伏地挺身也是必修科目。医生们每日和病人、手术台打交道,学擒拿格斗干什么?王小丫若搬出这道题,高喊“增强人民体质”的估计不多,但如果有人回答“应对医疗纠纷!”肯定一呼百应。现在的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动辄就有患者及其家属打上门来,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医生没有风险意识,不尽速加强个人体能及其他技能训练,还真不行!”一位医生朋友苦笑。 医生练功夫,可能确实迫不得已;医生有功夫了,再面对医疗纠纷时,也许真能发挥出些许震慑力。但他们震慑的对象是谁?当医院悄悄变成武院,医生悄悄变成武生的时候,这无疑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本该融洽与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已经紧张到何等地步!面对医疗纠纷,能否依靠正常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些即使是有知识的分子,也对此失去了信任感,转而另寻出路,“该出手时就出手”了。 不错,在不少患者眼里,一旦有了医疗纠纷,医方最主张走“正常渠道”,且“正常渠道”都是偏袒医方的。就说现在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组的专家虽是随机抽出,但一个行政区划内的医疗专家有限,参与鉴定的专家和被鉴定的医院同属医疗系统,这难免在鉴定专家组和医院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关系,使双方形成对患方不利的某种默契。此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组织者—————医学会与所属地的卫生行政部门至今仍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其人员编制、财政经费来源都由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想实现真正的中立,谈何容易? 而正因为这些正常渠道已经难获患者的信任,近几年,医疗纠纷急剧增加,医生执业风险越来越高,已成为困扰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领导的难题。每当医院被堵闹得不可开交时,我们只是问:“患者出了什么问题?医院出了什么问题?”而从来不问:“没地方解决吗?正常渠道出了什么问题?” 有消息称,浙江、吉林的一些地方,已转而开始就医疗纠纷举行听证会,并且请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专家、医学专家及市民、媒体记者参与,颇有成效。遗憾的是,这种听证会此后一直没能在更多的地方推行。究竟是推行不下去,还是不愿推行?没人解答。 我想,无论是进行听证,还是众多专家呼吁的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办成一个面向全社会服务的独立性中介机构,都是力求在现有条件下,以程序、规则上的公开、透明,解决医患间的紧张关系,保障医疗纠纷顺利解决。公平、公正,是理解的前提,拿出一个公平、公正、令医患双方都理解、信服的“正常渠道”解决纠纷,真的比迫使医生们学习擒拿格斗还难? (P1186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