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广东:解“三难”重“三农”点滴系民生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5:31 金羊网-羊城晚报 |
广东省委构建和谐社会《实施意见》描绘和谐广东美好前景 在全国率先实施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程; 每年至少要拿出1.6亿元,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每个行政村卫生站每年1万元; 建立重大决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不折不扣地实施环境保护“三句硬话”; …… 翻开近日发布《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不难发现一长串关乎民生的新信息。这份刚刚交出的答卷,表达了广东建设和谐社会的智慧、决心和勇气,更描绘了构建和谐广东的美好前景! 提出解“三难”新思路 “看病难、读书难、就业难”,此“三难”向来是大家关注的热点,甚至被称为老百姓头上的“新三座大山”。《实施意见》把解决这些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放在重中之重,提出了不少“解难”新思路。 针对“看病难”,《实施意见》提出,加大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重点发展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简化审批手续,鼓励有行医资格的人员开办私人诊所。更令人振奋的是,广东将在全国率先实施“每村一个卫生站、一名医生”建设计划,省财政每年至少要拿出1.6亿元,补贴14个欠发达市以及江门恩平市的每个行政村卫生站每年1万元。 针对“读书难”,《实施意见》提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认真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逐步扩大免费义务教育范围。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两年内消除农村中小学校C级和D级危房。广东将全面实施教育“阳光工程”,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收费、经费使用等事务公开,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乱收费的问题。 针对“就业难”,《实施意见》提出,今年冬季,广东开始实施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程,此举在全国尚属首创。此外,广东继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十一五”期末,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在校生达到239万人,年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广东大力实施“智力扶贫工程”和“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2006年安排1万名、2007年安排1.2万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推荐就业。 “三农”问题很受重视 在构建和谐广东过程中,广东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土地的相关权益。 《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土地权属确认和发证工作,两年内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的确权和发证工作。同时,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此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征地规模。据了解,土地部门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制定《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据测算,最低保护标准比原征地补偿标准提高23.5%,达到每亩36680元,处于法定标准的中上水平。今后,征地补偿款凡是低于保护标准的,国土部门坚决不予受理建设用地报批件。 《实施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各级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 为了避免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补助补偿资金,保障农民利益,《实施意见》还提出直接补贴给农民的新措施。凡财政安排给农民的补助补偿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委托金融机构或由乡镇财政所直接支付给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据了解,广东省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不避矛盾端出新对策 如何维护社会稳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实施意见》不避矛盾,直面问题,端出了一揽子新对策。其中,特别提出,广东将规范和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重大决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这又是一个全国首创! 《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广东将探索在乡镇(街道)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全面整合综治、司法、信访、调解、警务、国土、劳动保障、工商、文化、安全生产、人民武装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等各类维稳资源,构建统一规范的基层维稳工作平台。目前,广东已有11个市的18个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挂牌运作,实行“五联”的工作机制,统一受理群众来访、统一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统一组织开展平安建设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广州发生的30人以上因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80%是因为企业拖欠工资。为此,《实施意见》特别提出,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尤其是加快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司法联动制裁恶意欠薪逃匿行为的长效机制。 环境污染往往成为群众投诉的焦点,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新因素。《实施意见》提出,实施绿色广东战略,认真执行珠江三角洲和全省环保规划,严格实行分区控制。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准入,落实环保工作“三个一律”———新建项目,凡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凡经过限期治理和停产整顿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这响亮的“三句硬话”令人倍加鼓舞! 本报记者余颖 (日京/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