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农博会——寻觅四两拨千斤的支点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5:59 人民网 |
人民网武汉11月2日电汇聚各农业先进生产要素的武汉农博会,成功举办了两届,第三届武汉农博会,将于11月2日至6日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调整思路,整合展会资源,集中力量培育一个农业展会,是湖北省、武汉市高层领导决定创新与尝试。“调整第三届办会思路,整合湖北农业资源,湖北省内原则上不再举办其它农业会展,促进更多先进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农业生产要素在武汉交流与合作 。”副省长刘友凡态度坚决。中国武汉农机博览会,经过四届打造,已经成为全国三大农机会展品牌之一,倍受国内外农机业人士和广大农民关注和欢迎,去年参展产销企业达600多家,现场成效额达3亿多元。 以展示湖北省在花卉、种苗成果,促进花卉、种苗企业交流与合作的湖北(武汉)花卉博览交易会,成功举办四届,展会成交额达2亿多元。 面对省政府的要求,武汉农博会面临发展壮大的重要机遇与挑战。市长李宪生明确要求:“以农业会展为载体,依靠大联合,实现大发展”。 湖北省三大农业会展整合为一,做起了“联合”文章,消息一经传开,在海内外产生连锁反应,1+2=3的等式被打破,从而产生了1+2>3的规模效应。 昨日,组委会透露,整个展会规模达3万平方米,设标准展位1200多个,10多个省市(包括台湾)的1500家企业参展。省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厅等部门积极参与,形成了全省集中力量培育中国武汉农博会做大的趋势。 九省通衢的武汉,素有货到武汉活的美誉。2004年前湖北采花茶叶公司,还是个零零星星的小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自参加了前两届农博会,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赢得了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各小企业聚集抱团,今年会展,一口拿下两个展位。 “我们农博会的直接受益者,以后的每届会展我们都会参加。”公司负责人喜笑颜开。 “寻找商机,发展企业,农博会为企业提供了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这样的农业盛会,我们怎能错过。”现在的潜江市尝相思食口公司成了农博会的“铁杆”,连续参加了两届的农博会,希望能在本次会展中一展身手。 宜昌金利粮油有限公司负责人主动联系组委会:“借农博会,我们直接向成千上万的农民推广产品,机会难得。” 黄鹤楼茶叶借去年农博会创品牌成功。公司负责人认为,要做大做强农博会对接平台,把省市的品牌宣传出去,要多组织更多外地企业,尤其是国内外大型加工和营销企业参展。 中百仓储、家乐福、武商量贩、徐东平价几个在汉大超市各有新动作,对于农产品采购,中百发挥网点优势,为迎接农博会的带来的巨大市场,成立了“农产品经营公司”,农博会期间组织专班盯市。 通过“农商合作讲坛”活动,让买方市场观看采购的后台流程,高效率的做好农场与市场的对接,变“背靠背”为“手牵手”。 中百仓储程军经理说:“农博会让农民得增收,市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 上次农博会1.6万农民参会,咸宁市独占3000。这其中,包括种、养、运销大户,还有乡镇村干部,农业科技人员。 人称“会展农民”的殷希山是嘉鱼县潘湾镇种植大户。他说:“以前,我跟着周围的农户种西瓜,个头不小,价钱却不高,每斤能卖3毛已不错,参加农博会让我大开眼。”前年,在江浙一次农业展会上,他看到新种小西瓜能卖到3元一公斤,回乡试种,当年收益就不错,带活了附近好几个村。 省市政府为搭建农博会这个农、商、市民三方互动对接的平台,出钱出力,前后投入1000多万,其目的就是展示、宣传、推广各龙头企业,让农产品进超市,实现产销的对接,带动武汉农业经济的升级。张市长剖析农博会的目的。 刘友凡副省长强调,本届农博会要做到有规模、有特色、有效益、有影响、有地位,尽快建立起在国内有品牌的展会形象。 这届农博会在筹备中,注重了三个转变,一是门类扩展.由上二届单一农业展会向综合农业展会转变,规模扩大,参展企业质量提高;二是,加大市场运作份额,筹备中政府只把握办会原则和方向,具体工作由专业会展公司筹划;三是扶持重点突出,财政办公资金支持我市龙头企业和品牌宣传扩张,让农民、企业得实惠。 目前,第三届农博会展位和面积分别比上届增加30%和50%,六成企业来自外地,市场化招展达70%。展会分设8个展区。内容包括农产品展示展销、项目洽谈签约、战略供应商讲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等。本届农博会展示展销品种多达1万多种,乡村旅游景点也将参与旅游产品推介。预计专业观众将达2万多人。。 “农博会的成功举办,对湖北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意义重大。会展能实现了产销两旺、买卖双赢的目的,加速了农产品的流通,为涉农企业开辟了稳定通畅的销售渠道,这个平台应该是最好的四两拨千斤的支点。”市农业局局长付明星介绍。 农博会证明:作为“1+8城市圈”领头羊,组织农民,建立信息、人才、资金、市场一体的都市农业,带动周边传统农业转型,武汉市在湖北农业中举足轻重。 咸宁市农民尝到了甜头。以往种植普通玉米,勤扒苦做,一亩收入不足千元,农博会上,正大集团展示的水果型玉米———超甜玉米吸引不少农民,改种后一亩收入提高至2000元。目前,超甜玉米在咸安区种植过万亩。(记者田豆豆通讯员李自南奉宝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