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工行上市海外瞩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5日06:01 大河网-河南日报

  10月27日上午,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和香港同步上市,创造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发售记录,吸引了众多海外媒体的目光。

  投资者进入“中国世纪”的“敲门砖”

  在27日的首日交易中,工行香港上市的股票价格上涨将近15%,在内地则上涨5%。

对此,《华尔街日报》和英国《金融时报》均指出,与内地资本相比,外资对工行上市的热度明显更高。《纽约时报》分析,众多投资者相当看好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中国银行业凭着巨额储蓄的先天条件,无疑能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得到快速发展。而循此规律投资于中国银行业的不少境外机构,近两年来在中国资本市场早已斩获颇丰。

  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是多数秉着长期投资目的集聚工行上市的投资者,还是少数怀抱着投机心理参与的投资者,都将赌注押在了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上,或者说,他们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美国中文线上网表示,21世纪被称为中国将主导世界金融市场的世纪,投资者将这些具有官方色彩的银行视作进入“中国世纪”的敲门砖。

  政府强力支持前景值得期待

  工行股票挂牌首日,高达191亿美元的融资额相当醒目。英国《金融时报》认为,这表示投资者对中国国有银行的看法已发生改变,这是过去数年中国政府努力的结果。就在不久前,工行曾被外界认为是“背负了大量不良贷款”,而今天,其上市在国内外引起认购狂潮。这一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中国政府向工行注入几百亿美元,帮助其处理不良资产,使其逐渐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泰晤士报》认为,中国加入WTO、全面对外开放银行业的承诺即将在今年年底兑现,面对日渐强大的外资银行竞争,政府迫切地推动国有银行“减肥瘦身”、走向市场。尽管以严苛的标准来看,这些银行直到今天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在中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其前景值得期待。

  在市场监督下进行改革

  英国《卫报》高度赞扬工行上市的象征意义,称它的成功意义有二:一是表明中国的高速增长不仅仅建立在对西方的出口上,而且初显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二是中国向现代市场经济又迈进了一大步,中小股民将分享到更多市场化改革的利益。

  热度虽高,但中国银行业还会面临诸多挑战。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拥有数量巨大的分行网点,合理健全的信贷流程尚未制度化。

  目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进行股份制改造、推动上市是加快其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剂良药,不仅能帮助它们直接融通巨额资金,而且还能促使其在市场的监督下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减少不良贷款,提高运营效率。③1

  □本报记者闵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