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见证了22位省管领导公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5日08:16 南京晨报

  人物简介:

  刘颖,南京晨报时政新闻部记者,由于工作关系,在一线见证了我省民主政治的推进过程。

  从“万人评议机关作风”,到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再到《市民论坛》每月一议,民

主政治一步步推进,而晨报时政部记者刘颖因为工作原因,见证了这一系列民主政治推进的过程。

  上海媒体赶来采访领导干部公选

  2004年9月27日,江苏公推公选22位省管领导干部正式进入演讲答辩阶段,江苏更是在国内首次对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一职的演讲答辩进行现场电视直播,记者有幸到场耳闻目睹了这个历史性的过程。

  演讲答辩时间定在下午2 30,由于竞职者演讲答辩首次进行电视现场直播,记者在现场还发现,来自上海等周边城市的媒体记者也特意赶来采访。

  整个会场气氛出奇地严肃,大礼堂两侧的电子屏幕轮流滚动着“民主、竞争、择优”、“公开、公平、公正”等标语。省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之前也要求记者,在摄影、采访时决不能影响到“考生”答题,如答辩时不能将镜头对准答辩人员,到会人员的手机也被要求一律关闭或改为振动。

  下午2:30,演讲答辩时间一到,江苏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柯广坚宣读了考试纪律、程序。接着,说明民主测评的人员在答辩结束后对“考生”打分事项,每个参与民主测评人员桌前都有份测评意见表,柯广坚要求测评人员做好记录,以便会后打分评出名次。

  由于是第一个上台接受台下近400人的现场考验,常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邵明看上去稍显紧张,对时间的把握上也出现了问题———10分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邵明的主体演讲还没有结束。第一道答辩题刚讲了2分钟左右,邵明却忘了后面的措辞。答完题,前排的几位民主测评人员纷纷替他感到可惜,称“他是位企业家,听他答辩最后的第二、第三题,可以明显看出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很强,但第一、第四题答得差了点,可以看出他在宏观上还有些弱。”

  时任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的孙学玉教授是评委之一,他认为公推公选的结果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让有志者有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二是公众对选拔干部有知情权、选择权,最后选出来的干部也将是比较有凝聚力的,可以说是“去者服气,留者服众”。通过现场的公推公选,说明江苏的干部选拔更加公平透明、更加民主,江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这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南京首位新闻发言人亮相

  2003年10月13日,南京市政府首位专职新闻发言人徐宁首次亮相,这是南京市政务公开的一个新政策、新举措。她的亮相,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身黑色套装,一头干练的短发,脸上略施粉黛,举手投足间透着几分文雅。徐宁在首场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们提出的一系列热点问题作了坦诚的解答。徐宁说:“我深感责任重大。一方面,媒体和公众对政府的服务要求很高很迫切,对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期望很高;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对南京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许多工作情况需要第一时间对外发布,让公众通过媒体了解政府决策过程,享受充分的知情权,更好地实现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我的职责就是在政府和媒体及公众之间架起快速、高效、准确的信息通道。我将竭诚尽职、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地发布政府信息。”

  大翻领的白色衬衫外套着黑色套装,徐宁在媒体记者们的长枪短炮面前显得落落大方,应对自如。她告诉记者,在药监局工作时,她抓紧业余时间在南大新闻研修部“充电”。她还经常上网,研究上海等地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老百姓与市领导每月一约

  2002年4月开始,南京的老百姓开始习惯了与市领导的每月一约———走进“市民论坛”,共议南京大小事。从第一期开始,记者有幸见证了每一期市民论坛的精彩。

  2003年1月25日,南京尽管下着阴冷的冬雨,但30多位热心市民都提前来到位于东郊的国际会议中心。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与会的市领导也早早到了。“大家先来合个影!”一声招呼立刻打破了大家的拘谨。“咔嚓”几下,所有人的笑脸都定格在了新年第一期的“市民论坛”上。拍“合家欢”是一位普通市民的建议。他在参加过一次“市民论坛”后意犹未尽,给“市民论坛”提了3点建议:“多留点时间给市民说话”、“安排与会的市民与领导拍一张‘合家欢’”、“设计‘市民论坛’统一标识”。这不,3点建议全部被采纳了。记者发现,会议结束后,每一位市民代表都拿到了用云锦特制的精美纪念品。市民代表王秀春高兴地说:“回去后就挂起来让大家瞧瞧。”

  市民代表毛永煌曾在第二期“市民论坛”上反映了某些部门重复收费等问题,当年5月9日———五一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时任副市长的蒋裕德就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一道,冒雨来到毛永煌经营的旅行社进行调查研究,切实解决了毛永煌提出来的问题。参加第五期“市民论坛”的市民代表,多是长期在宁投资的海外投资者。说到南京的投资环境,这些代表不约而同地谈到城市道路的畅通问题。事后,市交管部门主动上门征求意见,很快就制定并实施了若干改善交通的措施。一些参加过市民论坛的市民代表都有这样的感受,每一次“市民论坛”,确实像大家庭的聚会———温馨,暖心,令人难忘。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