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代报人邵飘萍:他的时代,我们的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5日09:25 南方日报

  献给2006年记者节

  11月8日是记者节,每到此时,总会让人想起历史上那些优秀的新闻人,而这其中,在80年前的血雨腥风中以身殉报的《京报》创始人邵飘萍是排在前列的。

  今年是邵飘萍诞辰120周年,也是他遇难80周年。最近,南方日报出版社隆重推出了

《乱世飘萍——邵飘萍和他的时代》一书。这是目前为止,有关邵飘萍的传记中最有分量的一种。它以厚重的史料、独到的见解,引起不少业内人士和媒体的关注。这本书的出版,是对邵飘萍的致敬;而选择在今年记者节之际问世,也别有深意。

  ——编者

  《乱世飘萍——邵飘萍和他的时代》一书,不仅是一部邵飘萍的传记,也是对邵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立体诠释,从一个人、一家报馆、一个时代——中国报业的时代——兼及当时几乎所有的名报人和名记者,特别是那些我们久违了的杭辛斋、陈布雷、黄远生、张季鸾、丁佛言、刘少少、邵瑞彭、孙伏园、林白水、徐凌霄、潘公弼、黄天鹏等一部中国新闻史绕不开的人物,这样一点点涟漪泛开——所谓“乱世飘萍”的主题,正在于此!

  以下是记者对该著作者散木的专访——

  在血缘上我不是邵的“外孙”,但希望在精神上继承他

  记者:听说您与邵飘萍有特殊的关系:令尊郭根是邵的女婿,而您却不是邵的外孙;可以请您首先谈谈你们家族与邵相关的“历史”吗?

  散木:首先,非常感谢贵报的采访。我对广东,无论是出版业还是新闻业,都十分向往和看好。

  关于家世这个问题,我在“后记”中略有叙述,可能一些读者会有不解。家父是邵飘萍长女的爱人,后来在抗日战争中,家父赴香港从事新闻(《大公报》),邵的长女因滞留“孤岛”,加上贫病,没能等到胜利。我是家父与他后来的妻子所生的,所以,在血缘上,我并不是邵的“外孙”,不过,由于“家学渊源”吧,倒是在精神上希望与他有继承的关系。

  记者:您还记得最早听说邵飘萍是什么时候吗?令尊跟您讲过邵的哪些“故事”?在您早年的心目中,邵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散木:我很早就知道邵飘萍了,特别是在太原读中学期间,每年暑假几乎都要去北京“京报馆”住,北京“京报馆”现在已是绝无仅有的“老报馆”了,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那座小楼依然矗立在那里,以后,我每次到北京,首先都会去看它。

  至于家父的口传,印象中更多的是为他撰写邵的传记“担当”抄写、邮寄的活,倒没有特别的“家教”。我读书发蒙的时间较早,小学就每天看报纸了,对于邵的事迹,听说到的、阅读到的,都是对他正面的评价,当然,家父也一直以他为自豪的,这种情结当然会影响到我。

  记者:您什么时候开始萌发为邵飘萍作传的念头?

  散木:为一代报人邵飘萍写传,现在追溯上去,要在我大学毕业工作之后。那时家父因病去世,他没能完成为“泰山”立传的使命,记得那时邵的未亡人汤修慧夫人也已高龄了,我去北京看她,她身体已每况愈下,也很孤寂,可能她对于为邵立传的意愿,似乎也绝意了,但隐隐约约之间,对我是有所寄望的。

  其实,我是学历史的,对新闻史也很感兴趣,对邵的史料的搜求也已有时日,后来看到陆陆续续几本邵的传记出来,也就没有着急。当然,我已感到那几本传记有不足之处,无论从史料的丰富程度上,还是对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解读上,都有重新诠释的必要。恰好,前些年浙江出台了一项重点文化工程——组织出版《浙江文化名人丛书》,我被邀请写作邵的传记,于是利用这一偶然的机会,才开始正式“动工”。

  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多少是脸谱化的

  记者:您这部传记与邵飘萍的其他传记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以大量史料,从多个方面,“还原”了邵所由出的时代。您能否简介一下邵的时代,是一个怎么样的时代?

  散木:在考虑写这本书时,我想通过对邵的叙述,以之为原点,放大来折射他所生活的那一时代。什么时代?书名用了“乱世”两字——中国步履踉跄地进入近代,不曾想却是一个纷纭的时代,不说中央政府是如走马灯般变幻,转型社会带来的全部复杂性、动荡性也都包蕴其间,这恰恰为邵飘萍的出现创造了机会——记者、报人大概和作家一样,都是“蚌病成珠”,所谓“乱世出英雄”,“乱世”为邵飘萍提供了展现身手的舞台。

  至于“邵的时代,是一个怎么样的时代?”具体地说,正是目前史学界研究最为薄弱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书中,我尝试性地诠释了邵所处的时代,而在此之前,应该说,我们对它的认识多少是脸谱化的。这本书用了学术界许多根据最新披露的档案写的研究结果,以及我自己的解读,试图来诠释这一时代。最近,恰好资深老记者陶菊隐先生的名著《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三联书店出版)也重新以《武夫当国》之名再版了,此书现在又被称为是“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我是不喜欢另换了《武夫当国》这一书名的,因为它可能让读者预先有了一个基本的思维定势——既然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那么一定就是“武夫当国”了,而事实远非如此。这又仿佛我自己的《乱世飘萍》,其实,用“乱世”两个字也远不能概括这样一个看似纷纭的历史时代。可能也因为如此,如谢泳和丁东两位书评人所批评的,在这一方面,我所着力描述的,或者不过是某一方面的“放大”。

  记者:最近《中国青年报》的《冰点观察》对您这本书进行了评点,并因之谈论了“当代传记作家的史学素养”,不知道您看过没有?对那些评点有什么感想?

  散木:对于这一问题,我有许多感想:比如说,有关历史的书籍以及历史人物的传记,题材如果是晚近的,可以说问题多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过我们长期批判和肃清“客观主义”(讲究史料第一,当年傅斯年诸前辈曾大力提倡),就是史学是要为政治服务,久而久之,人们在头脑中或明或暗、或显或隐,都埋下来规定好的“历史观基因”,什么时代、什么人物,都有大致相应的固定看法。

  现在为什么海外的黄仁宇、唐德刚等他们的书和文章很受读者欢迎,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头脑中固定的模型和框架,不受特定的意识形态所左右。

  具体到历史的写作,还有学风的问题。现在很多书和文章都是望文生义,不从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出发。

  总之,如人所言:“北洋初期对言论自由还是有一定尺度的,但是到了奉系时代,像邵飘萍、林白水等人,这些记者被杀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奉系的办法是:办大学我可以给你钱,但是老师不能胡教,不能骂我,骂我就要掉脑袋。”不错,一个“乱世”居然能造就了一代报人的邵飘萍,那么,反过来说,也是这样一个“乱世”让邵飘萍成为烈士,这就是历史的吊诡,也是我在这本书里所着重的笔墨。

  记者:在您看来,邵的时代,有哪些因素成全了他,又有哪些因素限制了他?他与他的时代最大的矛盾和冲突是什么?

  散木:邵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又很聪慧,他利用了他所能得到的全部“资源”来投入新闻事业,他铤而走险于“剃刀边缘”乃至不测,又限制、最终终止了他的探索。对于这些,似乎不便做“事后诸葛亮”似的评判,毕竟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具体处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对于他们,我们不便予以苛求,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对于历史,要予以“温情地看视”的原因。

  邵飘萍对今天时代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记者:在您所“工笔”描绘的丰富而复杂的时代画卷上,邵飘萍的历史贡献和历史作用愈益清晰;您觉得,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以至整个中国近代史上,邵价值何在?

  散木:邵飘萍的历史价值,我在书中专门提到“成功的一代报人”等,除了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特殊贡献,还有我以为更重要的,是说:“‘新闻全才’的称号并不见得是对他最好的概括,今天我们谈起他,往往更称道他坚定不移地反专制、反蒙昧,以及终其一生为捍卫言论自由不屈不挠的战斗姿态和牺牲精神。”“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样一个新闻史上的楷模更应该被我们记取和缅怀。

  记者:今年是邵飘萍诞辰120周年,遇害80周年。克罗齐说过,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么多年过去了,您认为,邵飘萍有哪些精神遗产依然值得我们珍惜?对于今天的时代而言,他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散木:关于“精神遗产”、“最大的意义”,这与前一问题相关。中国新闻史,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这一百年来,曾涌现出过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新闻人,邵飘萍只是其中一员,不过,我们只要想一想:现在能想得起来的老报人、老记者是谁?大概邵飘萍是排在前列的。这就代表了他的“最大的意义”了。

  今年也是邵飘萍“殉报”80年(还有其诞辰120年),我们无法忘记在80年前,一代报人竟轰然倒在了刑场上,结束了他“踔厉奋发,又尝饱经痛苦,举凡所谓穷饿、羁囚、逋逃、沦落、兄弟妻子离散,人生所不堪之楚毒,殆无不以一身受之”的记者生涯!当然了,历史的进步可能让一些人已经忘却了他,我在写这本书时,有一个私愿——是不是可以让中国的所有新闻从业者都来读读它呢?作为记者,邵飘萍在他的有生之年,一直引以为自豪,并且发誓“终生以之”。他深信:中国的进步,不能脱离报业的繁荣,不能没有记者的担当。他由衷地体会到:“读者在社会新闻中,可发觉社会是否进步抑黑暗,从而鼓舞人民打破黑暗而奋斗,主张多数人民的福利。所以看一国报纸的社会新闻,可得悉该国之进步状况。”

  他还现身说法,强调记者是“新闻界战斗的壮士”,必须要有一定的素质,其中“品性为第一要素”,这是因为在历史条件作用下,新闻记者的地位日益提高了,所谓“无冕之王”等等,记者活跃在社会上最显眼的地方,与各方人士周旋,也“最易得一般社会之信仰,亦最易流为堕落”,所以,他以为“品性乃记者精神上的要素”,其“包含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

  现在,中国的报业已大不同于以前了,拿现在的报馆与当年的京报馆相较,规模、硬件……彼不啻一“小儿科”矣。然而,彼之“精神遗产”、彼之“最大的意义”,却常常让人为之徘徊不去。

  另外,可能我们不曾想到:当年在邵飘萍脑海中,一部“良法”的《新闻法》已浮现在他脑际,他还将之写入自己的专著中,冀盼有生之日可以看到它的出现。一部《记者法》的长久阙如,就可以证明,邵飘萍还没有“老”到可以被人忘却了。不是么?

  邵飘萍深信:中国的进步,不能脱离报业的繁荣,不能没有记者的担当……

  他认为:“品性乃记者精神上的要素”,其“包含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

  飘萍一支笔,能抵十万军

  邵飘萍(1886—1926)是近代新闻史上的著名记者,原名新成,又名镜清,后改名振青,字飘萍,以字行于世。浙江东阳人,后随父母迁居金华。13岁考中秀才,1906年就读于浙江省立高等学堂。读书时早已萌生“新闻救国”的志向。1907年,开始为上海《申报》撰写地方通讯,为其从事新闻业之始。1912年,他与杭辛斋在杭州合办《汉民日报》,第二年即因讥弹时政,被以“扰害治安”和涉嫌参与讨袁的罪名构陷入狱。翌年出狱后东渡扶桑,入法政学校学习,期间曾组织东京通讯社,为国内各报提供“东京特别通讯”,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就是在他的努力报道揭露下,被国人所共知的。

  1916年,邵飘萍回国,受聘于上海《申报》、《时报》、《时事新报》等报馆,为其撰写时事短评,暴得大名于上海。随后担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北上,以撰写《北京特别通信》闻名报界。

  在京期间他自创新闻编译社,1918年又独资创办《京报》,声称“必欲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此《京报》之所为做也”。同年促成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并担任该会导师。不久即因言论过激再遭通缉,二度流亡日本,《京报》也被查封。在日期间,他被聘为《朝日新闻》社特约记者,并系统考察和研究了日本新闻事业,还著书向国人介绍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回国后复刊《京报》,立誓使其成为“供改良我国新闻之试验,为社会发表意见之机关”。《京报》很快因其报道及时丰富、评论切中时弊及其“活泼显豁”的版式风格等,成为北方一张影响力较大的报纸。

  邵飘萍是近代以来被公认为“新闻全才”的报人之一,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报纸管理等方面多有建树。他在曝光曹锟贿选案、扑朔迷离的“金佛郎案”等的上佳表现都是可供后来的新闻从业者学习的。因此,时人评价他“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冯玉祥则盛赞“飘萍一支笔,能抵十万军”。

  邵飘萍还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学研究,曾应聘为北京平民大学和政法大学教授及务本女子大学校长,出版了《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两部新闻学专著,其中,《实际应用新文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新闻采访工作的专著,为后来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及丰富的经验。

  1925年春,据罗章龙回忆:邵飘萍由李大钊、罗章龙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中,他多次发表署名评论,又联合同人拒登英日广告,发起募捐,救恤难胞。“三一八”惨案后,秉笔直书奉军暴行,《京报》成了讨伐段祺瑞的舆论阵地。

  1926年4月,因言论触怒奉系军阀而遭到逮捕,26日,被杀害于北京天桥。1949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文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他一生所践行的新闻理念、采访手段,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记者,他生前所自勉励人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一联现已成为许多新闻从业者的座右铭。

  历史评价:

  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1926年他被张作霖杀害了。

  ——毛泽东

  飘萍主持《京报》,握一枝毛锥,与拥有几十万枪支之军阀搏斗,卓绝奋勇,只知有真理,有是非,而不知其他,不屈于最凶残的军阀之刀剑枪炮,其大无畏之精神,安得不令全社会人士敬服!

  ——冯玉祥

  飘萍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北京大官本恶见新闻记者,飘萍独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其有干时忌者,或婉曲披露,或直言攻讦,官僚无如之何也。

  ——张季鸾

  书作者简介:

  散木,原名郭汾阳,1956年出生,山西定襄人。1977年考入山西大学历史系,曾在博物馆、文物局等处工作。1985年调入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系从事中国革命史等课程的教学,现在浙江大学法学院任教。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现代文学史、地方史、中共党史等研究,先后在国内众多报刊撰文,如《读书》、《鲁迅研究月刊》、《博览群书》、《书屋》、《文史精华》、《书评周刊》、《文汇读书周报》、《社会科学论坛》、《老照片》、台北《山西文献》等。著有《鲁迅与山西》、《书局旧踪》、《报馆旧踪》、《女界旧踪》、《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与文网》等。醉心研究近代史、新闻史多年,而这本《乱世飘萍》更是其积累研究20余年的心血凝结。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谭庭浩阮清钰

  图:

  赶赴火灾现场采访的今日记者们。资料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