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情系南沙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5日09:25 南方日报 |
独家专稿 吕雷 要说南沙,就不能不说霍英东。要了解霍英东,就不能不了解南沙。 南沙——霍英东!霍英东——南沙!南沙成了霍英东生命中的组成部分。十几年来,他为开发南沙、建设南沙倾尽心血。 大海之子 1996年10月16日,对于南沙、对于霍英东来说,都是个特别的日子。 这一天,由霍英东亲自指挥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四引擎超高速铝合金双体喷射大型客船,在他的南沙新技船厂下水试航。 作为作家,我有幸应邀参加了那次隆重、务实而并不奢华的新船下水典礼,那天,省市领导都来了,董建华伉俪也来了,一时贵宾云集,大家围着豪华、奇特、崭新的双体客船参观,啧啧称赞。我看到霍英东先生眼睛闪动着兴奋的动人心魄的光彩,仿佛一个父亲在等待、在注视着新生婴儿呱呱降生。 我听到几位海军军官的对话,一下子身心都被震撼了! “不容易啊,不简单!” “是啊,在欧美发达国家,研制这样的高速船舶,跟研制战机一样,花费的都是国防开支,个人独资搞成这样的项目,只有中国的霍英东!” 好一个“只有中国的霍英东”! 就这一句话,足以令我用全新的眼光,以另一种角度来打量这不仅是中国第一、而且是世界第一的四引擎喷射船了。 一个问号突然从我脑海里升起——霍英东拥有雄厚实力,为何不利用香港回归的大好时机去进军其他本小利大的领域,偏要踏足这本大利微、风险极高的大型高速喷射客船研制和建造? 看着他红黑的脸庞,听着他略带番禺口音的广州话,我倏然明白了其中可能是最深层的缘由—— 他钟情于大海,他是大海之子。 对于霍英东的身世,我在与他多次交谈中略知一二。他出生于香港的水上人家,幼年起在风波里颠簸出没,在海港渔村中穿梭往返,就连启蒙识字,也是在开设于小船上的“卜卜斋”和免费义学开始的。大海养育着霍英东,也在他的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一场暴虐的台风,卷翻了他家的小艇,夺去了他两个哥哥的生命。几个月后,备受丧子打击和恶疾缠身的父亲,也痛苦地撒手人寰。那一年,霍英东才7岁。 巴斯德说过: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经历过日军占领香港时期的种种苦难:辍学、当苦力、受毒打……劫后余生的青年霍英东迎来香港重光,他向大海发起人生第一次重大挑战。 早在皇仁书院读书时,他就迷上《鲁滨逊漂流记》一类海上历险小说,他渴望在大海神秘的某处掘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最能体现他与大海有缘的经历,是他青年时代的海上航运业。 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朝鲜战争就爆发了。西方实行禁运,中国的对外贸易渠道全被封杀,正在抗美援朝的祖国急需大量燃油和建设物资,霍英东是搞海运的,加上他敢作敢为讲信义,冒险为内地运输物资,对做这种运输,他从来心地坦然:“国家有困难,作为中国人,为国家做事出力很应该。” 事隔多年后,有位港英政府官员在会见新华社香港分社负责人时,谈起了霍英东,那英国人凭一些道听途说说了些不负责任的话,我方负责人立即直斥其非,他说:霍英东先生帮助祖国冲破帝国主义封锁,是爱国行动。这是当时中方支持霍英东先生对外界最公开的一次表态。 大海铸造了霍英东不幸的童年,也铸造了他敢为天下先的性格,以一个以海为家的疍民的出身,晋身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恐怕在世界各国政坛中,也“只有中国的霍英东”! 黄金水道开拓者 70年代末,文革灾劫后的神州大地百废待兴,霍英东那个时刻准备着的头脑又预感到巨大的机遇向他走来。 在北京,他又见到了刚复出的邓小平。这是他二见邓公,第一次会见邓小平同志是在1964年10月,他作为香港爱国同胞国庆观礼团的副团长上京之时。1977年夏的北京之行,使他断定中国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心里酝酿着一个大胆的计划,果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开,他就义无反顾地率先向祖国内地大规模投资,先后兴建了番禺宾馆、中山温泉宾馆、中山高尔夫球场、广州白天鹅宾馆等大型项目,以及星罗棋布处于全国各地的医院、体育、教育等捐赠设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的义举给予很高评价,邓小平还亲临中山温泉宾馆和广州白天鹅宾馆给予勉励,这对霍英东来说,是一生中最大的荣耀。难怪我每次与他谈话,“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这些词汇总在他嘴里脱口而出,令我恍惚感到面对的并非一个香港亿万富豪,而是一个资深的老干部。 但他仍觉得,光捐资、投资还不够,还要为国家切切实实做成一件大事,他乘上一条小快艇,亲身考察、踏勘珠江沿岸的水网地带,要自己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当他乘小快艇沿江踏勘时,在因当年林则徐销毁鸦片而举世闻名的虎门对岸发现了一条小河道,周围数十里全是一片荒芜滩涂和小山,除了一两个乱挖乱采的石场,举目荒凉。他的精神突然振奋起来,独具慧眼的他敏锐地看出这片沉睡之地的巨大潜在价值,他看了看地图,这个地方叫南沙,恰好属于他的祖籍番禺县。 人们介绍:这里在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南沙的蒲洲山有当年林则徐建的炮台,就在著名的虎门威远炮台对岸,当年日军侵华,也曾在此登陆。 怀古抚今,满怀爱国热忱的霍英东更对此地产生特别的关注。他用手一量,此地到广州约50公里,到香港、澳门约30多海里,几乎距离相等!他知道,如果以它为圆心划一个半径为60公里的圆圈,那在此范围内有14座大中城市、2000万人口,珠三角最富庶的风水宝地尽在其中。他还特别注意到,这里有条长达7公里、水深7至15米的深水岸线,风平浪静,是整条珠江条件最佳的水道。 与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霍英东赞叹:此地作为一个现代化交运港口的理想之地,简直是天造地设,妙不可言! 万事起头难,首先搞规划。他重金礼聘世界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作了一个和世界经济接轨的南沙新城整体规划设计。当时我恰好在审图现场,亲眼看见他和美国专家讨论“小南沙”发展规划,他那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令洋专家如临考场。他仔细地审视着每种设计和方案,不断用英语发问,当时在场人士个个正襟危坐,一片肃穆,令我历久难忘。 然而很多人都没想到,霍英东开发南沙打响的第一炮,竟是建设汽车轮渡码头,建造快速渡轮,开辟南沙——虎门的轮渡航线。 方案一定,一片哗然。人们纷纷反对,理由是:轮渡已落伍,广东应大建桥梁,连霍英东公司的人都不好理解。但霍英东主意已决,他认为,搞旧式轮渡当然没前途,但我们要搞的是大型快速的轮渡,这连欧美国家都在搞,我们为什么不行?他执意实行,终于在1991年5月建成中国第一座双层桥式汽车快速轮渡码头,开通了南沙——虎门的双层汽车快速轮渡航线,航程只有15分钟。 事实证明,霍英东是对的。 这一举措沟通了珠三角东西两岸的交通,使深圳到广州、东莞到番禺的车程缩短了40至120公里,大大节省了交通费用。6年后,日车流量超过1.3万辆次,年收益超亿元,投入的巨资早已收回。就是在横跨珠江的虎门大桥通车后,轮渡码头依然盛势不减。 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多大?谁也难以计算。 南沙一举成名!驰向四方八面的汽车到处报告:霍英东搞了个南沙渡口,走那里真省钱!更重要的是,南沙开始真正成为珠三角的交通枢纽。 一棋落下,全盘皆活。南沙建设的攻坚战打响了,霍英东投下近40亿元巨资,南沙港客运码头、大楼很快就矗立在珠江右岸,并开通了南沙——香港的航线,使之与香港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管委会所在地很快就形成规模相当的居民区;霍英东又建起船厂、货柜码头、高尔夫球场、南沙大道等一批项目,使之与珠三角的陆路交通更四通八达。他与开发区组成联营公司,共同开发南沙以东21平方公里土地。南沙优良的投资环境,很快就吸引了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新加坡、德国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设厂。对踊跃前来的投资者,霍英东有个严格的要求:进南沙的必须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造成污染的,再大投资也不要。要永远保持南沙新城蓝天白云、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生态环境。 霍英东为开通心目中的黄金水道日夜奔走操劳,为镶嵌那理想中的钻石走廊而运筹帷幄,南沙人经常见到,晚上还从电视中见他在北京开会操劳国事,第二天一早却发现他坐在南沙的办公室里听汇报,而且是经常带着三个儿子一齐上阵。南沙人这样评价他:他比年轻仔还有活力,做事比打仗还紧张。 殚精竭虑的霍英东成竹在胸:要把南沙真正变为珠江口的一颗明珠,关键在距离。如果广州人到南沙像到市郊,香港人到南沙像到新界,可以住在南沙,早上到香港、广州上班,那南沙就全盘皆活了。建设高效快捷的水路客运和货运体系,成为他开拓黄金水道的主攻目标。他斥巨资建设客运码头和南沙港联检大楼,又建起南沙货柜码头。他是大海之子,对海洋江河充满感情,开发南沙第一仗就是靠建造双层快速汽车轮渡和码头旗开得胜的,现在,又要和码头和船舶打交道了。 南沙壮歌 霍英东要造船。霍英东很早就说过,开发南沙,成功与失败就看船,看船运与航速。他认定:沟通这黄金水道、钻石走廊,最佳选择应是可乘数百人的高速船舶。他毅然拍板:自己造船!要造最新最快最大的客船! 当时香港还未回归,港英政府有些官员和权威人士知道霍英东要搞大型的高速喷射客船,而且要在内地的南沙建造,也一个个摇头摆手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现时中国人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和条件,等着看他的笑话。 他憋足了一股劲,就是要为中国人争口气!就是要让总是低估中国人潜能的先生们目瞪口呆,大跌眼镜!他像一位运筹帷幄领军打一场大仗的将军一样,滴水不漏地在南沙亲自筹划、组织、指挥了新船的建造工程。 在最新型的铝合金双体高速喷射客船紧张投入设计之时,霍英东未雨绸缪地在南沙东部的滩涂上打响了大战:填海造地,兴建现代化的新技船厂。 短短数月内,高大宽敞的船厂建筑拔地而起。经过日以继夜的紧张准备,霍英东一声令下,世界上第一艘大型的铝合金双体高速喷射客船终于动工。霍震宇被任命为新技船舶工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霍英东日夜关注着新船的建造,为了便于指挥,还在厂里安装了电脑可视电话系统,即便他身在香港,也随时可以通过系统观察船厂车间的生产实况,适时下达指令。 新技公司的员工曾感动地对我说,霍英东先生亲力亲为的程度,是谁也想不到的。为了确保乘客安全,他几次巡视装修好的客舱,凡发现尖的、带角的东西他都要求立刻撤掉,或换成圆的、软的,以免船体遇风浪颠簸时令乘客受伤。 为了确保质量,霍英东还特意请来香港海事处的验船师定期检查,处处监督,包括铝合金的每条焊接,每道工序。 在霍英东亲自指挥下,世界上第一艘大型铝合金四引擎高速喷射船终于在1996年10月胜利下水。 当有“船王”之称的候任香港特首董建华前来参加新船剪彩时,看见这船没有螺旋桨,真有几分诧异,但他一看到那四套高速喷水系统,并知道这套喷水系统在两分钟内就能将一个标准泳池注满水时,他马上就明白,这艘新船,是当今高科技的结晶。 新船被命名为“南沙38号”。“南沙38号”第一次的试航效果就极其令人满意。经中船总第701研究所以及中国船级社的专家和验船师严格的检验鉴定,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它还被我国有关机构选评为世界100艘高性能船之一,可称为“同类船的佼佼者”。 霍英东的壮举,又一次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胜利令人兴奋,但没有令霍英东陶醉,永远勇于进取、追求完美的他,立刻展开第二轮挑战——建造“南沙68号”! 霍英东对“南沙68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强调以人为本,为广大乘客服务。他要求今后每一艘新船的装修都要有一流水准,保证舒适、安全、豪华、大方。结果,霍英东再次大获成功。南沙再次响起一曲气势恢宏的志气歌!1998年5月,“南沙68号”胜利下水。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同志前来南沙视察参观,碰巧参加了“南沙68号”第一次试航,素来小心谨慎的霍英东还担心会出什么小毛病,结果新船全部指标一次达到99%的成功率,这在国际造船业上都是罕见的。新技公司两次新船下水都有海军部队的代表参加,各级领导和海军代表对新船的评价极高。 由于拥有“南沙38号”、“南沙68号”等大型高速喷射客船,成本降低,在霍英东造福于民的思想主导下,香港至南沙航线连续几年保持低票价,比其他航线同类船舶同等航程票价低30%以上,因而该航线成了珠江三角洲最兴旺繁忙、质优价廉的航线,人民群众受益良多,也大大促进了“珠三角”黄金水道、钻石走廊的建设,霍英东把南沙建成国际性的新型滨海城市、珠三角交通枢纽、黄金水道上的明珠的理想,正在稳步实现。 赤诚挂云帆,搏浪闯沧海。在霍英东的辛勤耕耘下,南沙在迈向辉煌! 作者简介 吕雷:广东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其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电视文学优秀剧本奖、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庄重文文学奖”、广东鲁迅文艺奖等全国和省级奖项。 图: 霍英东在南沙接见本文作者、作家吕雷。 霍英东视察广东文学中心工地(霍英东为中心捐赠了第一笔基建资金)。 霍英东出席广东作家迎春茶话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