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坚守科学精神:记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5日11:54 新华网

  新华网长沙11月5日电(记者丁文杰)10月的一天,记者辗转来到湖南省祁阳县官山坪村一个偏僻的小院落,这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一个几十年来鲜为人知却是我国农业科学历史上建站最长的农村实验站。虽然老一代科研人舍家离乡、激情创业的故事和年代已经逝去,但求实创新、情系百姓的科学精神依然生生不息。记者看到,当年轻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和计算机上忙着“种田”的时候,“老科学”们依然在田头取样、分析,帮助农民改变土壤结构……

  “索泼预言”破产

  1960年,正是我国很多人吃不饱饭的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一批热血青年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怀着对农业科技事业的执著追求,离别首都北京和亲人,毅然来到贫困、偏远的南方大山里,凭着自己的一双手,在祁阳县官山坪建起了红壤实验站。

  红(黄)壤是我国南方主要土壤类型,接近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可是红壤十分贫瘠,美国土壤学家索泼在《中国之土壤》一书中曾预言,中国南方红壤地带有机质缺乏,经过风化雨淋将成为“红色的荒漠”。

  然而,我国青年科学家在这个离最近城镇还有9公里的偏僻山沟里安营扎寨,终于打破了索泼的预言。“60年代,祁阳官山坪那个地方很穷,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呀!我们去了以后,就与农民一起开座谈会,了解生产情况。当时,有的田亩产只有50多公斤!”第一任站长刘更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

  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祁阳红壤站的研究人员攻克了潜育性水稻土“鸭屎泥田”水稻“坐秋”低产的难关,仅此就使南方水稻亩产量由200公斤左右提高到350公斤。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后,累计增产粮食30亿公斤。

  穷山沟连着大世界

  在这个偏僻的山沟里,实验站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最近20多年来,红壤实验站先后与国际水稻研究所、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进行了合作研究与交流,来访的外宾达200多人次。红壤实验站还多次派人到世界各地开展合作,参与国际学术研究。

  这里走出了许多杰出的农业科研人才。第一任站长、著名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刘更另博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从祁阳“鸭屎泥田”改良中走出来的院士。祁阳实验站还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培养研究生的基地。近10年来,这个小院子共培养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7名,还培养了3万名农民技术人员。

  走出实验室种田

  “绿了红土地,白了少年头。”杨守春研究员的第二个儿子就出生在官山坪,取名叫杨山坪。由于忙于工作,秦道珠夫妻俩把才6个月大的小孩放在别人家里寄养,有一年回家去看孩子,孩子一见面就喊秦道珠“舅舅”。现任站长徐明岗博士说:“祁阳红壤实验站的这些故事,饱含着科学家追求学术研究的永恒动力。”

  徐明岗说:“随着时代变化,一些人喜欢在计算机上、实验室里搞研究。我们需要建立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机制。”

  中国农科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林评价说:“祁阳站的科研人员工作生活条件远远不如北京,可他们吃苦奉献的精神代代传承。我们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应该学习和发扬这种精神,走出实验室,深入基层扎扎实实搞科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