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清山:创新战略破解发展之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22:46 人民网

  人民网上饶11月7日电记者徐连欣报道:三清山雄踞怀玉山脉群峰之上,因山中海拔最高的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并立、高耸入云,犹如道教备崇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至尊列坐其巅,故名“三清山”。这里东险西奇、北秀南绝,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集于一身,山岳雄险奇秀,人文粗犷古朴,气象变幻莫测,溪泉飞瀑别具一格,动植物丰富多彩,尤以奇峰怪石、惟妙惟肖、云雾宝光、珍树仙葩为世所罕见,自古就享有“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之美誉。

  大自然数亿年的沧海桑田造化了三清山,可现代人对它的开发建设才历经短短二十年。1984年,全国120余名知名专家受省政府邀请前来考察、评议,拉开了三清山旅游开发的序幕,并留下了“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的感叹。此后,三清山终于撩开了旖旎面纱,日益向世人展露出美丽而神奇的芳容,吸引着游客、专家纷至沓来。著名散文家秦牧先生晚年曾登临三清山,留下了“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的美誉;美国国家公园基金会主席保罗先生更惊赞“三清山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类的瑰宝”。

  进入新世纪,伴随“后花园”建设的号角,黄金周的兴旺,三清山人加快了旅游开发的步伐。他们开通南山索道,改造南清园景区游步道,新辟万寿园景区,修缮三清宫,修筑环山公路,兴建全国独一无二的高空栈道——东、西海岸……令人目不暇接的一连串“组合拳”,使景区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推动景区旅游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其速度、其势头为业界所侧目。2003年,三清山游客数量仅为15万人次,2005年便达45万人次,到去年已猛增到67万人次,今年仅1至8月接待游客量、门票收入就已超去年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蜂拥而至的游客,鱼贯而入的车流,催动着三清之旅日益火爆,但同时,也越来越给三清山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难题和挑战:由于开发起步晚,游客聚散集中在南部外双溪一地,而南部接待游客容量有限,导致高峰时住宿难、泊车难现象频频出现;景区目前索道仅有一条,日运送游客最多在四五千人,远不能满足高峰时数以万计游客上山的需要,节假日游客排起长龙候缆车已是常事,索道成了制约三清山旅游发展的新瓶颈;进山游客的快速膨胀,给景区的环境卫生、资源保护以及安全保障等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面对一波波接踵而来的旅游潮,如何迅速从根本上破解发展之困,急迫而又现实地摆在了上饶市和三清山决策者们的面前。思路决定出路。去年以来,上饶市提出了三清山“山上游、山下住,景区游、城里住”的全新发展战略,三清山人也及时创新发展理念,确定了积极参与配合将周边城区上饶、玉山、德兴建成一级旅游服务区,把紫湖、皈大建成二级旅游服务区,把外双溪、金沙、汾水建成三级旅游服务区,构筑以三清山为核心的大旅游框架,形成互动互荣、互利互惠的整体格局,进而使三清山在引领上饶旅游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走出华东、叫响全国、享誉世界的“十一五”发展蓝图。

  按照“十一五”规划,在未来的五年内,三清山将完成包括金沙服务区、汾水服务区、外双溪服务区、紫湖行政中心、景区给排水及环保、连接怀玉山基础设施、东部索道建设、核心景区建设、数字三清、品牌创建在内的众多项目,使三清山真正成为山上游、山下住,景区游、城里住,区域协调发展,文明和谐安全,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风景名胜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