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通过设立哈里里案国际法庭决议搅乱政局黎总统:我不点头设不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4:37 大河网-河南商报 | ||
黎巴嫩总统府新闻办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说,拉胡德在信中对安南说,黎巴嫩之所以不执行该决定,主要是因为“这个决定没有取得黎巴嫩总统的同意”,而且这一决定是出自“反对宪法原则和塔伊夫协议的权力机构(西尼乌拉政府)”。 但拉胡德仍向安南强调说,建立国际法庭是“查清谋杀前黎总理哈里里及其同事真相的主要因素之一”。声明说,拉胡德的信还包括他对建立国际法庭提案的看法等。 据报道,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10日提出于13日举行内阁会议讨论联合国关于建立国际法庭的提案,但遭到了拉胡德的强烈反对。11日,代表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的5位内阁部长集体辞职。12日,黎巴嫩环境部长雅各布·萨拉夫也宣布辞职。 面对反对派的强大压力,黎巴嫩政府依然按原计划在13日召开了内阁会议,在总统和6名部长缺席的情况下,“毫无异议地”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就哈里里被谋杀一案建立国际法庭的提案。 拒绝参加会议的拉胡德12日下午发表声明说,在一个教派的所有部长辞职的情况下,政府失去了合法性,它作出的任何决定都是无效的。而政府方面则说,根据黎巴嫩宪法,在不足三分之一的内阁成员辞职的情况下,政府仍可存在并具有合法性;在三分之二以上的内阁成员同意下作出的决定是合法的。 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于2005年2月14日在贝鲁特市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随后联合国安理会派出调查组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 黎渐成大国中东角力舞台 据新华社电黎政府13日召开了内阁会议,在总统和6名部长缺席的情况下,“毫无异议”地批准了联合国关于就黎前总理哈里里被谋杀一案建立国际法庭的计划。黎政坛由此变得动荡不安。 建立国际法庭计划引发危机 今年夏天黎以冲突爆发后,真主党及其政治盟友在黎巴嫩的支持率上升,从而增强了以真主党为首的亲叙派在黎政坛说话的“底气”。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在战后第一次公开露面时,就要求组建联合民族统一政府,将黎反对派领导人奥恩领导的基督教国民自由阵线纳入现政府中,并要求反对派在内阁中拥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席位,以确保有能力否决政府重大决定。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黎政坛各派就权力分配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在议长贝里的斡旋下,黎各派领导人为缓解危机,连续召开多轮协商会议,然而就在外界预料双方有可能在11月11日举行的第四轮会议上达成妥协时,前一天联合国递交给黎政府的国际法庭组建计划却意外地打乱了黎脆弱的政治平衡。亲叙派和反叙派在国际法庭问题上的分歧最终导致全国协商谈判破裂。属于什叶派的内阁成员随即于11日当天晚上宣布辞职。 内部纷争与外部势力相关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黎这场政治危机不是偶然的。目前黎议会多数派为反叙派,一直强烈主张组建国际法庭审判黎前总理哈里里遇害案。他们除了要求审判哈里里案的元凶外,还要求国际法庭审理在哈里里案之前和之后在黎国内发生的多起暗杀事件的元凶。正是反叙派关于扩大审判权限的要求以及国际法庭所具有的西方背景,引起了原本支持追查杀害哈里里元凶的真主党等党派的警惕。 在黎复杂的政局中,外国势力的渗透使得黎内部纷争不断。受到伊朗和叙利亚支持的真主党、“阿迈勒”运动一直高举反美大旗,指责反叙派在“完成美国和以色列通过战争而没有完成的任务”,而受到西方大力支持的反叙派则指责真主党等亲叙派力量,试图把黎带回到叙利亚“托管时代”。小小的黎巴嫩,正在成为外部势力在中东角力的舞台。 政坛危机提前爆发未来充满变数 黎巴嫩是一个教派、党派众多的国家。多年的内战使得各教派、党派间戒心重重,都不愿放弃自身的利益。尽管在组建国际法庭问题上的争议引发亲叙派6位部长集体辞职,但不少黎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法庭问题只是让原本就会发生的政坛危机提前发生了而已。 黎将在2007年9月迎来总统大选。反叙派和亲叙派围绕总统职位的竞争将非常激烈。由此可见,在未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黎政坛将“风起云涌”,充满变数。 13日,黎政府通过设立国际法庭提案后,防长(右)出席新闻发布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