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欠薪”城市品牌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6:26 山西日报 |
立冬已至,又到了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盘点一年收入的时候了。建筑工地是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场所,过去一直是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多的领域。相当一段时间,“欠薪”二字成为一些地区社会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热门词汇,“欠薪事件”也成了影响社会诚信、和谐度的重要因素。 随着企业外部生存环境的日渐复杂,市场竞争趋势的日趋激烈,加上部分企业在劳 动用工管理上的不规范、不诚信,一部分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一度相对严重,欠薪事件时有发生。一些行业比如有些建筑行业中实行所谓年底结算或项目结束再付薪的薪酬支付机制,本身就是对《劳动法》的严重违背;同时也导致了年年欠薪年年讨,年年讨薪年年欠的恶性循环。为切实维护建筑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决定在建筑施工现场实行劳务用工公开告知制度,其内容包括清欠建筑农民工工资告知牌和公开告知有关事项,同时将告知牌的设立作为工程业绩考核内容之一。劳动保障部门的做法,正是给“违法欠薪企业”套上了一道紧箍咒。通过一系列“防欠”机制,使外来务工人员都能足额拿到应得的“血汗钱”,从而构筑起了一道防微杜渐的“防欠”预警长堤。 根据省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的统计,截至11月1日,全省拖欠工程款的偿还率为92.8%,还有3亿多元未偿还。预计到今年年底,政府要带头实现零拖欠,政府项目拖欠款要全部偿清,全省总的清偿率要确保在99%以上。这个消息令人欣喜。但我们的目标,并不只是为了让农民工过好一个年,而是要通过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保证农民工以后能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个年。“无欠薪”对劳动者,尤其是对外地的农民工而言,意味着自己的合法利益能够得到保护,自己每月挣的血汗钱能够按时拿到。“无欠薪”给劳动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 一般来说,对于城市的形象,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城市的外在形象,如高楼大厦多不多、马路宽不宽、广场大不大、城市卫生搞得怎么样等。以为城市品牌就等于城市外表,以为城市外表漂亮了,城市的形象就上去了。其实,作为城市,不仅要“秀外”,更要“慧中”。 如果说一个城市的外表是城市的“硬形象”的话,那城市的内涵就是城市的“软形象”。“软形象”看不见摸不着,但“软形象”一旦形成,将会成为城市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会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利益。一个城市即使再漂亮,如果劳动者工资常被拖欠、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那么,还能说这个城市的“形象”好吗?一句话,一个人需要内外兼修,城市亦然。 王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