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浜北”与“浜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9:05 上海青年报

  文/王琪森

  小时候,老是听大人讲“浜北”、“浜南”。这不仅是种区域之分,亦代表了贫富贵贱之别。“浜北”是下只角,“浜南”是上只角。“浜北”的汉子讨了“浜南”的女子做娘子,很风光而“扎台型”。“浜南”的姑娘下嫁给“浜北”的男人当家子婆,则有失体面而显“家道中落”。

  后来我长大了,才知道所谓的“浜北”、“浜南”,缘起于上海老城北边、黄浦江西岸有一条支流叫“西洋泾浜”,后又简称为“洋泾浜”。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后,即以此条“洋泾浜”为界河,浜南为西洋人居住地,浜北则是中国人居住地。当时的清朝政府是想通过这种一地两制的办法,把洋人和国人分隔开,让那些洋鬼子在老城外的江边滩地该干什么干什么。而殖民者却认为划河而住,也便于形成势力范围和自我保护。看来“浜北”、“浜南”都是上海开埠惹的“祸”。

  但“浜北”、“浜南”的交往还是拗不断的。尽管“洋泾浜”已早在1916年被填埋,在上面筑起了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但“洋泾浜”却成了流行至今的名词,除了表示“不伦不类”、“不中不西”外,还代表着一种东西方文化的通融变汇。其实,从现代语境角度来看“洋泾浜”所象征的“不伦不类”、“不三不四”,还是中西文化交流磨合期的常规反映。随着上海的开埠,在这块原是江边滩地的“浜南”,迅速地发展并热闹起来,外滩边大楼林立,租界内商贸繁荣,马路上街灯亮起等。而浜北的中国美食、手工艺品乃至人力资源等,也流向洋泾浜南。一地两制促成了“浜北”与“浜南”的交往和东西方生活的互补,上海成为了中国乃至东南亚最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

  实际上,上海开埠后,地不分“浜北”、“浜南”,人不分东西南北,却经历了从生活方式社会观念、精神形态的变化。当时有不少人尽管脑袋后还拖着一条长辫,但还是像模像样地穿起了西装,讲起了洋泾浜英语,喊先生为“密司脱”,叫小姐为“密西斯”、呼买办为“刚白度”、称电话为“得律风”等。中午吃西式大餐,下午喝茶喝咖啡,中西结合的生活为不少新东西的引进作了铺垫。我过去有位住在上方花园的大伯伯,早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尽管在那个时候已不兴穿西装,但在中山装内的那件白衬衫,永远是领头笔挺。大伯伯当时待人接物的温文尔雅、温良恭俭,正是东西方文明熏陶的结果。现在一年一度的圣约翰大学在上海举行的校友会上,那些都年届八十多岁的老头老太,依然还是一路“绅士”、“淑女”派头,“腔势不要太足噢”。从中凸显出珍藏了很久的上海开埠后的风韵底气。

  现在的年轻人,已大多数不知道“浜北”、“浜南”的概念和旧称,整个上海城市的文明发展进程已填没了这种沟渠界河,即使在过去是乡村田野的浦东,也高楼万丈平地起,可见发展是硬道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