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暨大未来畅想:暨大青春不老追求不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9:18 金羊网-新快报 | ||||
统筹:新快报记者张英姿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晶晶廖颖谊实习生梁志强李辉摄影:新快报记者夏世焱 暨南大学虽然已经有100岁,但她还非常年轻,正如校长胡军所说的,1978年后的历史,才是没有被中断的发展过程。现在的暨南园里,生机勃勃,暨南师生正摩拳擦掌,要让暨大再创辉煌历史。据了解,1996年6月起,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 。目前暨南大学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四个校区,学校图书馆藏书331.67万册。同时设有6所国家级三甲附属医院。学校以中国语言文学与海外华文教育、中外关系与华侨华人、产业经济与金融经济、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生物科学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生殖科学与计划生育6个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现设有20间学院,44个系,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校长胡军表示,暨南大学将树立“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的办学理念,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海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奋斗。张铁林:在暨大实现自己的理想 对于公众来说,暨大二十几位院长里面,艺术学院院长张铁林是最吸引人眼球的一个。虽然作为一个新暨南人,张铁林在暨大才生活了两年,但他已经开始融入暨大的生活。“皇阿玛”说,他来暨大,是为了理想而来。
新快报:你在暨大工作已经两年了,感觉怎么样? 张铁林:感觉很复杂,我要从一个完全的生产体制中间跳跃到科研教学的体制中来,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新的领域。两个体制中间都有不同的规律和规范,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原来的影艺圈是一个很商业化的领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而暨大作为一个科研教学体系则是一个不以盈利,不以商业为目的,跟市场经济无关的体系。 新快报:听说为了当院长你每年少拍80集的电视剧。 张铁林: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我是一个活跃在影视一线的人,要抽出精力来办学,非得付出大量的时间才能做出点成绩。对于我们这种一线的人,没有人生理想,教育理想是不可能做到的。整天想着钱,那不亏大了。 我的理想是希望愉快地为社会做点事情,什么事情倒不拘,只要是服务社会就好。在教育方面,我希望能够把我自己在影视一线工作的点点滴滴拿出来跟学生分享。从事艺术工作是要求有很高的艺术人格的,艺术是有尊严的,我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有一些艺术理想。 新快报:作为一个带着光环的明星,你担任艺术学院的院长是否有压力? 张铁林:当然有压力。所谓的光环是从观众的角度而言,这只是你的专业比较容易让观众认识而已。我经常跟我学演戏的学生说,不要认为很多人认识你了就了不起,这只是你的专业特点而已,并不说明你对社会的意义有多大。换句话说,这个社会可以没有演员,但是不可以没有农民。就是说做事要有平常心,做艺术工作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朴素概念。我可以凭光环招更多的学生,但是我们不能用光环来教学。 新快报:你给艺术学院的定位,是培养艺术家还是艺术工匠呢? 张铁林:我根本不相信四年可以培养一个艺术家,只可以说艺术学院是他们成为艺术家的起点。我们只能够给他们一种艺术家的观念,学会正确的艺术思维,正确的艺术方法,至于他们能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就要看他们后天的造化了。 艺术学院教学会以“中”学为本,“西”学为辅,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要以中国的儒家思想为主导来完成学业。一个只具有技术的人是很难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我希望学生有深厚的儒学思想和熏陶。 新快报:有没有想过怎样经营艺术学院,即使一天你不在这里,暨大艺术学院的影响也能延续下去? 张铁林:一间学校的成功在于学生,学生成功的标记,就在于他的作品,在于他的艺术创作技能。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在毕业的时候拿出一个相当漂亮的作品出来。这个东西很重要,它是一个人最终是否走向艺术生涯的里程碑。我还希望学生对各个艺术专业都要熟悉,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还是其它艺术形式,到了40岁的时候,最终要比的不是他的艺术技能,而是思想内涵。
上图:一批又一批学子从暨南大学学成进入社会。 收获 蔡怡媛:成功得益于宽松的环境 2006的年10月17日,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暨大珠海学院《生命火自加热包装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在全国11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金牌。蔡怡媛,珠海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大四学生,就是“生命火”自加热包装有限责任公司的CEO。 在暨大三年多的学生生活,蔡怡媛收获颇丰:学生会的副秘书长,曾参加CCTV2004年全国大专辩论赛获银奖,2004年参加MissGracious选拔赛并获“十佳”称号…… “从河北来到暨大,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这里商业气息非常浓,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自己也会试着以商人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进而作出价值判断。”蔡怡媛说,她还是在大一的时候就想过要加入创业实验室,但因为年纪太轻而被拒之门外。但蔡怡媛并没有放弃,大二时她再次去参加了创业实验室的考试,这次她成功了。在创业实验室,张耀辉教授不断给每一个学生灌输创业的理论知识,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暨大是个很自由的地方,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蔡怡媛说自己的成功也得益于暨大宽松的环境,暨大的学术氛围和活动氛围都很浓。 黄乾宇:暨大让我了解祖国 2005年7月,放弃了在香港月薪过万的工作机会,作为暨南大学学生会主席的黄乾宇,毅然和同校的女朋友一起,奔赴广西成为首个来自境外的西部志愿者。一年过去了,黄乾宇回到了香港中联办工作。 黄乾宇说:“暨大让我们了解了自己根本的文化所在。我们以前在香港受的是殖民教育,受到了很多殖民思想和西方舆论的误导,对祖国的了解多数是负面的东西。”在暨大,他就接受了很多国情教育,补回在香港没有学到的中国历史,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 如今的他,对自己、对社会、对民族都有一种责任感。很多人谈及国家和民族的事情都会觉得很虚,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应该被这些问题羁绊。“其实不是的,作为一个民族的一份子,如果都做不到爱国爱民族,根本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我支援西部的时候,我发现那里的生活水平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相差太远了,基本是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以我觉得已经真正富起来的人应该帮助他们,带动他们也富裕起来,才是真正尽了自己应该尽的社会责任。” 期待 王剑:请有媒体经验的人教新闻 1984至1988年就读于暨大新闻系的王剑,如今已是星岛环球网总裁。从事媒体工作18年的他说:“没有真正的媒体从业经验的老师是很难教出有新闻理想的学生来的。”新闻采编是一项非常需要激情的工作,但他在近几年招聘的新闻系大学生中,发现大多想从事媒体行业的学生都缺乏激情。 自称生活在火红年代的王剑,大学时对新闻的那一份热爱和执着胜过了一切。“我们那时想的就是自己怎么能够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因此,既然选择了新闻系,就尽量争取在这一岗位上干出成绩。”但对比一些他曾亲自面试过的学生,每每被问及为什么要当记者时,答案通常都是“很好玩“、“薪水高”等等。 “现在的新闻系课程的设置与现实中的新闻操作存在脱节的问题。”作为校友,王剑表示,新闻是一个很特殊的专业,不能靠单纯理论课来培养学生的新闻采编能力。“新闻就一定要多写多练才行的。”在王剑眼里,最好的模式是由曾有媒体从业经营的人去现身说法地告诉学生们当记者的种种苦与乐,再由那老师亲自布置各类的稿件题目,并现场帮学生们修改稿件。 王剑希望母校能做一个尝试,聘请更加多有媒体从业经验的人来当新闻系的老师。“假如有一天母校真采纳了我的建议,我第一个报名。”王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日京/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