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委书记发帖评市民陋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9:22 金羊网-新快报 | ||||
呼吁市民要文明,并称将厉行“吐一口痰罚款20元”措施 10月22日,江苏省宿迁市市委书记张新实在“网上宿迁”网站发表的《关于宿迁人的行为举止细节问题》的帖子引起网友热议。张新实批评了有些官员如厕后不冲水、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呼吁所有宿迁市民“勿以善小而不为”,打造城市软环境。 在这篇约1000字的文章中,张新实叙述了他看到的不文明的“小事”:“一是一些干部包括个别领导干部身上反映的问题。有人在吐痰之前,不管有无他人在场都大声‘干吼’,即使用手纸捂住,但这种声音也使人惊愕,更有甚者‘叭’一口痰就吐到地上,真使人震惊!还有一些干部与别人接触时,不注意礼节上的距离,常常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包括大声接听手机,唯恐别人听不到。另外还有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比如一些人在办公楼、公共场所里的水冲式厕所里如厕后不及时冲水,造成臭味飘散、污染空气等等,不一而足……”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张新实呼吁广大干部和民众:“勿以善小而不为“、“希望人人从我做起,为我们这个美丽而可爱的城市增光添彩!” 张新实的文章在网上一经发表,仅在一天时间内跟帖者已近1000。一些网民跟帖表示赞同张新实的观点,希望有关部门从细节入手,纠正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还有些跟帖者列举出自己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就如何根治不文明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宿迁一位网友说:“张书记所提到的现象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省自己,管好自己,以自身行为影响家人和身边人,共同营造社会文明风气。”还有一位网民将张新实帖中列举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提高到“文化无意识”认知层次,认为细节上的不文明是长期的不良文化积淀的外在表现,是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11月13日,张新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为了坚决抑制不文明行为,宿迁市准备出台规定,对随地吐痰者坚决执行“吐一口痰罚款20元”的措施。 张新实的帖子在宿迁全市引起很大震动。当地报纸开设“精塑软环境,文明看细节”专栏。各机关干部纷纷排查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一些单位还成立了不文明行为纠察组。全市有10多万名中小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小手拉大手,学校影响社会,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向市民散发传单,纠正行人不文明的行为。
上图:张新实男,1951年6月出生,汉族,江苏南京市人,大学学历。现任中共宿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面对面 张新实:厉行“吐一口痰罚20元” 11月13日下午,中共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接受了记者专访,认为文明行为举止关乎宿迁的生存和发展。张新实书记在专访中畅谈宿迁发展与个人博客,并表示要严格执行“吐一口痰罚款20元”的措施。 记者(以下简称为“记”):市委会不会出台专门纠正不礼貌行为的规定或文件然后坚决推行呢? 张新实(以下简称为“张”):一定会。疏导实际上是一个思想发动和动员,大部分行为还是靠强制,强制以后成为一种习惯,习惯以后就成为自然了。下面我们还有两个动作,一个是市文明办出台的《宿迁市民文明行为规范》;第二个是网友提出来的,2003年“非典”期间,提出的“吐一口痰罚款20元”这个措施,要严格执行。 记:我们在你的帖中也看到了你对新加坡制度化处罚措施的赞赏,是否意味着宿迁要厉行处罚呢? 张:这就是我要谈的“吐一口痰罚款20元”这个措施,以前大家有不同的意见,质疑是否符合法律,地方政府有没有权力出台这样的措施。现在我们和法制办正在研究,是否还要提高罚款额度。 那时候防“非典”,大家闻“痰”色变,都很拥护这个措施。现在好像“和平大吉”了,一些人就反对这个措施,我看大可不必。有网友回帖,有时候骑车的时候,随风而行居然脸上能沾到别人的痰沫,太恐怖太恶心了。 我准备再跟个帖,其实这个政策只是针对不自觉的人,因为有文明习惯的人不会很在意。我在华西村访问的时候,华西村支书讲过一个例子,以前华西村规定摘一朵花、折一根树枝罚款两百块,但还是禁不住。于是再出台一项规定、摘一朵花、折一根树枝罚款一万块,这个措施出台之后,家长对小孩就一再教育,立竿见影。这对规范个人行为,教育下一代有好处。再严厉的办法都要执行。 记:准备“疏导”多久再出台相关措施呢? 张:再等一等,等更多的市民、网友参与讨论。大城市可能已经过了这个过程,20世纪80年代我在南京,吐一口痰罚款5毛钱,那时候有个笑话,有人吐了口痰拿了一块钱出来说不要找了,我再吐一口,但现在市民都自觉了。但对于我们这种中等城市来讲,还是初级阶段,还是要走上“先疏导,再强制,习惯成自然”的道路,疏导这一步是不可少的。 记:有网友在跟帖中反映了诸如交警不文明执法等一些问题,对网友跟帖中反映的问题你们准备怎么处理? 张:不会置之不理。宿迁市公安局长自己看了回帖。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总体上,我们的执法队伍是好的,但是不排除仍然有一些不文明执法行为。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受了处罚的网友在这里发泄不满,但我们秉持包容的态度,允许网友议论、提不同的意见。你发泄一下也没什么了不起,我们有这个包容度。
上图:江苏地图 网文摘登:关于宿迁人的行为举止细节问题 (张新实2006年10月22日) ……这里不禁使我想起两件事: 一件事,是从我们一些干部包括个别领导干部身上反映的问题。有人在吐痰之前,不管有无他人在场都大声“干吼”,即使用手纸捂住,但这种声音也使人惊愕,更有甚者“叭”一口痰就吐到地上,真使人震惊!还有一些干部与别人接触时,不注意礼节上的距离,常常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包括大声接听手机,唯恐别人听不到。另外还有一些“小事”:比如一些人在办公楼宇、公共场所里的水冲式厕所里如厕后不及时冲水,造成臭味飘散、污染空气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看似小事,实则不然。像随地吐痰行为早已被人们深恶痛绝,但为了自己吐痰或清嗓子的“干吼”声,也使人毛骨悚然,全然不顾别人感受!像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包括大声打手机,已成为“国格”问题,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最近专门发出中国 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制止中国公民不要做这种使外国人厌恶的事!像如厕不冲水这种小事,新加坡就专门作出严厉处罚的规定! 另一件事,是从我们孩子身上反映的问题。我经常早晨看见一些市实验学校的学生骑车经过洪泽湖路、骆马湖路时,有的孩子也是“叭”一口痰吐在地上,还有比较多的孩子一边骑车一边吃早点、零食,吃完以后随意把塑料袋、食品杯扔在慢车道上,只得由我们的环卫妈妈们去捡,甚至是城管队员开着车下来捡。这种“你扔我捡”的恶性循环,不知道其他学校的孩子们是不是也是这样,不知道这些孩子是不是从家长、周围的大人甚至是老师的身上学会了这些,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些“接班人”是不是还要把这种陋习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如果我们当代宿迁人都意识到这些,从现在抓起,培养起文明健康现代的新习惯,那么我们这个城市一定会令人刮目相看,会有更好的投资、人居环境。 因此,我认为一些小事也是“精塑软环境”的题中之义,“勿以善小而不为”。希望我讲的两件事能引起大家讨论,看看我们身边还有什么不文明的行为,更希望人人从我做起,为我们这个美丽而可爱的城市增光添彩! (据人民网、《新民晚报》) (晓健/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