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御批,老百姓不能承受的笔尖之重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1:27 信息时报 |
时报新闻眼 既然一个小学二年级还没毕业的人都依靠假签名混进机关单位,让我也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一把——如果是县委书记的真签名,能将多少无业游民送进机关?他们会不会还能像张好古那样凭借一张魏忠贤的片子连升三级做到处长局长?如果这位李凤臣书记从此高升,这些无业游民在奴才充斥的官场,岂不是还有高升的可能?——张顺亭 说实话,我一向对某些党政领导的批条和圈阅不感冒(我并不是说领导就不能批条和画圈圈,虽然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我坚信这种以签字代替行政决议行使管理职能的做法100年也不会消失),但是我极度恶心那些把领导签名神化并以此招摇的人——看,领导的指示,洋洋自得俨然有接受皇帝密函的那般受宠若惊的心态。这种膜拜领导签名的现象不但容易培养一大批官场的应声虫和跟屁虫,而且容易让一把手的权力监督形同虚设,把艰难建设中的管理规范和制度规范破坏殆尽。“山东齐河33人伪造县委书记签名进入机关工作 ”(《新京报》11月15日)以一种极具戏剧性的实事告诉我们,某些地方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和权力约束弱到了何种程度,下属对一把手的言听计从奴才到了何种程度,就算让我们乘时光隧道回到600年前皇权极致的明代,一言九鼎皇恩浩荡的明太祖朱元璋也得对山东齐河县县委书记李凤臣签名的威力之大甘拜下风。 让我们自己擦亮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的眼睛想一想,齐河县这33个人怎么就能凭借一纸假的县委书记的签名堂而皇之的进了政府机关,齐河县的人事制度和相关的审批手续去了哪里?一个小学二年级都没有毕业的社会游民竟然靠一纸县委书记的假签名混进了审计局!而且此人还如法炮制将自己的亲戚朋友大把送进齐河的各个机关,剧情之离奇,故事之异想天开就算凡尔纳在世恐怕也自愧不如。 我有一百个理由相信,在这个毗邻黄河的小县城,一把手的个人意见完全可以凌驾于正常的行政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之上,在久而久之的“见字如晤”的御批精神熏陶之下,下属们已经形成了对于人事制度极大的漠视,而对于代表领导指示的签名,则形成了坚决照办的奴才思维。当政治生活被奴才和主子的思维所笼罩所培育,那些能够监督制约的体系和管理规范形同虚设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说这一故事的剧情让我几乎跌碎了眼镜,那么县委书记的表白则让我忍俊不禁,这位御批书记为自己辩护说“按程序应由行政一把手来签字,但基层比较复杂,有的地方是由县长签字,有的是由县委书记签字。后者并无不妥,因为是党委负责制”。我这个升斗小民想问的是,书记大人,你指的基层复杂是什么?制度规定的县长签字怎么就成了你老人家签字,在明确的制度面前,基层难道要复杂到非要将“党委负责制”转换为“党委包办制”吗。 既然一个小学二年级还没毕业的人都依靠假签名混进机关单位,让我也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一把——如果是县委书记的真签名,能将多少无业游民送进机关?他们会不会还能像张好古那样凭借一张魏忠贤的片子连升三级做到处长局长?如果这位李凤臣书记从此高升,这些无业游民在奴才充斥的官场,岂不是还有高升的可能?我们一直提倡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去了哪里,公平公开的民主精神体现在了何处? 真是一部活生生的现代版《官场现形记》,其疯狂程度挑战着我们想象力的极限,也让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有了一种深深的迷惑。在21世纪的今天,在某些地方某些官员的思想中,这一几千年来的人治思想仍然控制左右熏陶着一大批人,他们依靠讨好领导升迁,凭借听话当官,对于制度的规避和破坏可以使他们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签个字画个圈,来决定别人的命运。 说实话,我们不怕齐河的这一现象有多么疯狂,我们害怕这一现象在整个中国基层政治生活种的普遍程度,我甚至不觉得李凤臣有多么可恶——他不过是这一行政体制下的一个,他甚至还作出了自我批评并检讨人事制度的漏洞。呵呵,态度还算不错。但是,我们因此而更加不能放心,因为我们从这张疯狂的签名背后看到的是规范制度的缺失和管理意识的错位,我们看到的是地方对于一把手权力约束和监督的极度软弱无力,而只要这一制约机制一天没有形成,那些一步登天鱼目混珠的离奇故事还将上演,直到升斗小民的命运不再悬于一个人的笔尖,直到领导的“御批”不再让下属顶礼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