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县委书记的签名是真的又如何?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1:33 国际在线 |
作者:子夜 一个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无业游民,雇用他人仿冒县委书记的签名,不仅把自己和妻子“安排”进了审计局和劳动局,还收取每人3-8万元,将33人送进县给各党政机关。这是发生在山东齐河县的事情,齐河警方刚刚侦破此案。 初读这则新闻,感觉甚是荒唐可笑,可细细一琢磨,却又笑不起来了。一个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无业游民,凭什么可以仅靠一个假的县委书记签名就能变身“地下人事局长”?照理说,县级机关的人事编制都是由省级人事部门调控,进人也一般需要通过考试。但齐河县县委书记李凤臣称,按程序,机关进人应当由行政一把手来签字,但齐河县机关进人一直由县委书记负责签名。 而齐河县一位科级干部、某局局长则介绍,按照“正常用人程序”,有领导人签字的申请条子,应该是转到人事局局长处,由局长签字,交由编制科办理相关编制问题,并由劳动保障处,办理医疗保险等手续,接下来,包括到财政局挂号,办理银行账户。从齐河县县委书记和那位局长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党政机关进人似乎并无我们想像的那般艰难,只需一个县委书记的签名便可轻松搞掂。这样看来,利用假的县长签名“成功”将33人送进县级党政机关也就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了。但只凭一个签名,便可以让33人轻松进入最为炙手可热的审计局、公安局、交通局等热门党政机关,不知道那些为获得一个公务员身份而数百人争考一职的人做何感想。 县委书记的权力“高度集中”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把手审批”、“一把手签字”,缺乏有效监督的高集权度已经令不少县委书记因贪腐“落马”。在这个特殊的“跑官”案中,事情的败露缘于县委书记发现了签名是假的。还好,这名县委书记坚称自己从不买卖机关进人指标。如果正好遇上了一名意志不坚的贪官,面对手中缺乏监督的大权,不把“出售”国家机关进人指标当成生财之道才怪呢,那可就不是送一个无业游民进监狱那般简单了。 其实,此案引人深思的,并不是真假签名,真的签名又如何?如果没有完善的人事制度,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高集权度始终会成为贪腐的土壤,人性再完美的人,也很难在这种无监督的环境中保持完美。从齐河县的假签名案件中可以看到,只要是县委书记的签字,人事局长一般是不会去质疑持签名的人的资格的,县委书记都签了,人事局长也不敢不签。第一,人事局长不敢考察县委书记“想进的人”。第二,即便想考察,县委书记高度集权,人事局长也怕稍一认真就会丢掉了顶上乌纱。此事件发生后,该县表示事件暴露了人事漏洞,今后将严格相关程序。要严格程序其实也是相当简单的一件事情,取消进人制度的一把手签字,严格国家机关进人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加强透明度,也就能够把好关了。当然,这得看一把手舍不舍得手中的大权了。 在此事件中,除了假签名让33人进入党政机关令人啼笑皆非,该县在处理此事的态度上也是令人咋舌。据介绍,该县正在清退那33名“非法”进入国家机关的人,清退的方法是“退钱退人”,将犯罪嫌疑人逮捕以后,就开始了清退赃款工作,该县县委书记说“每个受害人基本能拿到80%”。注意,县委书记将拜错庙门的行贿者称为“受害人”,这又是一个令人笑不起来的事实。根据相关法律,行贿是犯罪,行贿“买官”更是令百姓深恶痛绝,不知道这位县委书记为何在退给行贿者赃款的同时,还将这些已经犯罪的人称为“受害者”。如果该县的父母官不增加法律意识,打掉一个“地下人事局”又如何?正所谓,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植物,如果法律都管不到这些花钱买机关编制的人,也难保这些人不再花钱买真的书记签名。如果不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所谓的“受害人”所反省的,肯定不是该不该花钱买编制,花钱买编制是不是违法的,他们捶胸顿足的,恐怕是懊恼自己买错了签名拜错了庙门吧。 来源:南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