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郎咸平“说话”怎么成了“唱反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4:32 国际在线 | ||
作者:孙正龙 在4日举行的第八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上,香港学者郎咸平用犀利的语气质疑国企产权改革,“国企改革只有少数人获益,而大多数人承担了改革成本”。不到20分钟的演讲时间里,他从国企产权改革延伸到教育改革、企业股改,并认为这些尝试都谈不上成功。(见12月5日北京晨报)
郎咸平 就是这样正常的观点表达,却被媒体称为“对峙主流学界”“唱反调”“批判”……总之是把郎咸平看成了“异类”,似乎只有和现有观点一致,和大多数人观点一致,那才是正常的。而恰恰就是这个“异类”,却在一项调查中,被视为当下屈指可数的几个“中国最值得信任的经济学家”之一。 假作真时真亦假。本是正常的“换角度思考”却成了不正常的“唱反调”,“今日天气哈哈哈”之类的附和与叫好自然就成“通行惯例”了。 讨论就应该是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然后才有可能出现“火花”。如果达到高度统一,那至少说明这个问题不必讨论,就像1+1=2那样明晰。而把答案明摆着的问题让人讨论,只有傻子才能说出不同观点;同样,对于充满不可知因素的复杂问题,也只有傻子才会达到观点的“高度统一”。 而在没有1+1=2这么简单的问题中,必有不同观点要表达。只要说真话,不说违心话,不被利益群体收买,就必然会有新的观点。即便在某个方面有更多的相同之处,但只要不是事先约定,就不会完全一样。正如写文章,给同一题目甚至同一主题,不同的人会写得千差万别、各有千秋。而这些不同的观点,正可起到互补、整合、启发等作用。 郎咸平不过说出一些简单甚至是明摆着的道理,其中好多说法就是平时老百姓热议的话题,像教育、医疗产业化让一些人念不起书、看不起病等,这一直是老百姓想说和在说的话。专家对明摆着的问题集体噤声,而别人一说就是“唱反调”“不主流”了。这好像是某些问题已经被“主流专家”包揽了,别人不顺着他说就是“批评”“挑战”。如果真是这样,那又何必让人讨论,那干脆内定得了。不过,从郎咸平变成“异类”,可以看出我们一些专家没有对老百姓的话给予足够的关注。 某些专家已经习惯于去附和别人观点,而不愿用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这就导致不一样的专家竟说出一样的话,这些一样的话聚到一起似乎就成“主流”了。然而,学术活动必须要“争鸣”,而且要“百家争鸣”,这样才有利于决策者去“择善而从”。假如主流意见已定,决策者想听不同意见都不可能了,也就没有选择余地了。而对待一个繁杂问题,越是能够“百家争鸣”、观点交织碰撞,就越是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因为可以从大量不同观点中“博取众长”,最终实现“集思广益”。 脑袋长在自己头上,“思考”却要由别人控制;嘴巴长在自己身上,却要去附和别人说话,这样的专家还有独立性吗?郎咸平不过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说自己的话,也就是保持了说话的独立性而已。而这样的说话却让人惊异,让媒体惊呼“火药味”,那只能说明我们的话语环境还不太适应这种直言不讳的赤裸裸风格。 来源:国际在线/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