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龙永图从入世功臣到"卖国贼" 的背后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4:32 国际在线 |
作者:汪晓波 从一个“入世”功臣到被指责为“卖国贼”,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的滋味。他在昨天新出版的《南方周末》上自称“问心无愧”。 龙永图受到非议,有着特定的背景。正如《南方周末》的报道中所提到的:“入世 ”的影响随着条约履行、国门洞开与外资涌入逐渐显现,各种力量的博弈日益清晰而激烈。有人抛出了“过度开放论”,剑锋直接指向龙永图。而在今年8月,龙永图的一句“不能为自主品牌而搞自主品牌”的发言,更是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对于一个公众人物来说,有不同的意见出现,实在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只不过,以一个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词语去评价龙永图显得太荒谬,也极不厚道。尽管,龙永图当年是入世的首席谈判代表,但最终做出战略决策的是中国政府,是这个国家,而不是龙永图的个人行为。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正因为龙永图是首席谈判代表,是一个性情率真富有个性的官员,他因此成为一个符号,成为种种非议的靶子。在非议一个具体官员的背后,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利益主体对于开放战略的评价之争。 这种争论,尽管带有一定的情绪化色彩,但我以为,争论本身的意义,却是值得重视的。在“入世”几年后的今天,在当初只是设想中的许多具体问题一一浮现在台面上的今天,包括政界、学界和商界的相关部门和人士在内,似有必要对“入世”战略的不同意见增加一份关注。因为争论其实是一个反思过程,通过争论或可以形成对未来政策选择的有益思考。 可以肯定,在“开放”的方向上,已经不会再有不同的声音——没有人天真到会认为闭关守国是中国应该选择的道路。“入世”锁定了改革路径,使之真正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这个意义不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但在开放的度上,意见却大有不同。尤其是具体的产业开放方面,分歧很多。 分歧体现在不同的行业中,有具体情况,也有共性的问题。当下很热闹的关于“以市场换技术”是否失败、“经济一体化能否取代民族品牌”等思考,就是开放战略衍生出来的共性问题。而这些议题又的确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微观的个人利益、企业利益,也关系到宏观的国家利益。当然,即便是批评的意见中,也有不同的情况。有人是从民族品牌,民族技术的角度提出了担忧,有人则因市场放开利益受到冲击而发出质问,甚至有人尖刻到称龙永图为“卖国贼”,指责他在当年的谈判中妥协太多。 谈判从来是妥协的艺术,当年的“入世”谈判是国家间利益的博弈与平衡。那场耗时长久的国家性谈判中的具体策略究竟应该如何去评价,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至少目前没有人能够得出结论性的意见。我以为,在今天,一个理性的做法是抛弃对龙永图先生的个人意见,而从现实中思考几年来产生的具体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才是真正有益于未来的。 来源: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