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个被免职的副部长的愤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4:32 国际在线 | ||
一次愤怒的发言,把张保庆这位很少在媒体露面的教育部副部长推到了前台,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近两个月里最热的政治人物之一。 教育部2005年第11次新闻发布会于8月29日下午两点召开,由副部长张保庆介绍以国 家助学贷款为重点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按照惯例,领导讲话程序无非是先摆成绩、提出问题,再拿出一个解决方案。可是张保庆却一反常态,在四十五分钟的发言里,他矛头直指某些地方政府,对它们不作为提出了严厉批评,令很多在场的媒体记者大吃一惊。 为什么愤怒? “有的省委领导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品学兼优的概念……搞一个大项目,几十亿都出去了,遇到困难学生,这个、那个理由就出来了。现在有8个省没有动作。我们一天到晚喊,他就不动,是不是他省里这么困难呢?我看不是这个问题。” 批评了地方政府后,张保庆似乎仍意犹未尽,他开始把炮口转向一些高校和银行:“我对银行行长说,以前没有助学贷款呆坏账的时候,其他的呆坏账几千亿元,你怎么不说呢?我就说这些人好像是对国家很负责的样子,如果真要这么负责的话,我国的金融机构会好极了,哪到今天啊……高校又变过来了,高校的乱收费主要是高校的责任,高校的领导在变相乱收费。” 在教育部,还从来没有哪位官员有过如此强硬的表态,可以说,日趋恶化的教育问题让这位副部长到了不得不愤怒的时候。作为教育部分管财政工作、直接负责高校助学贷款已经6年的副部长,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收费和资助贫困生问题,张保庆比任何人都有着更多的思考。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从1999年施行国家助学贷款起,至2004年6月,5年时间实际发放贷款仅52亿元,全国约80万学生享受了贷款,与有关部门最初的预计相去甚远。针对这一情况,2004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原有政策做出了调整。但教育部的统计表明,实行新机制的2004至2005学年里,全国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多人,审批合同金额51.5亿元,虽然较之前有很大进步,但距离每年100亿元的基本理想目标仍有相当差距。 看着仍有无数的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徘徊在大学校门之外,这位出身贫寒的部长怎能不痛心疾首。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