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吃玉米油菜不合国情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5:16 南方周末 |
□李未熟 当前在全国广大地区,玉米价格超过小麦。从玉米价格一直低于小麦许多到价格比肩再到目前超出,是用玉米提炼乙醇造成。提炼乙醇干啥?解汽车之“渴”。据说这样可以缓解汽油短缺的大问题。 无独有偶,汽车海量的胃,早已通过科学家的眼睛盯上了油菜。目前一项从油菜提炼生物柴油的技术即将驶上“快车道”。有农业大学和农科院联手,培养出出油率超过50%的好油菜品种,传媒对此不惜版面大力宣传。而且据说这样一来,油菜籽价格低迷的状态可以在近年内改变,是农民的福音云云。 13亿人口的大国,最要研究的只怕还是全民的温饱问题。在贫困线上生活的人,按目前每年688元人民币计算,中国有贫困人口近3000万。如果按照联合国公布的国际标准每天每人2美元计算,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是2亿多。这是世界银行副行长弗兰妮说的。 即便是每天每人不到2元人民币计算出来的贫困人口数字,也压在我们的心头久久不能释怀。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玉米这样的粗粮都不能果腹,更不能奢谈有满意的菜油下肚了。 自然,我并不是说要等全国所有的人吃厌了玉米和菜油,才允许从这两种农作物中提炼汽车燃料,这样说来也太霸道。但石油供应一感冒,玉米油菜们就发抖,这事叫不叫病急乱投医?救了汽车,人呢,还活不活?以去年为例,我国进口大豆2400万吨、植物油672万吨,二者之和已接近同期国内植物油生产总量。一方面进口外国油料,一方面说自己的油菜籽价格低迷,要用它们来生产汽车燃料,这是为哪一桩?某种粮油价格涨了,必然拉动相近粮食油料价格增长,承担这个后果的,是我们所有的人。 玉米呢,据说一方面要大量用来生产乙醇,一方面还要出口外国,因为人家也在提炼乙醇这玩艺儿。 玉米和油菜这两样农作物,提炼成汽车燃料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对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们,我也心存敬意。问题是,这样的做法不合中国国情。汽油的替代产品应该下力气研究,但不能简单地向地大物博的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看齐。在农作物的糟贱方面,我们中国没有底气! 可耕地锐减的红色信号年年发布,有多少人真正为之担心过?一方面是城市疯长大量吃掉农业土地,一方面是汽车疯长即将大量吞食玉米油菜。以前汽车叫市虎,如今老虎们要吃到乡下去了,如果因为我们的头脑一时发热让全国农民争相改喂汽车,这真是个让人高兴不起来的信号。 我的这种担忧不是没有根据,前车有鉴,只看我们是否愿意记取。大跃进那时,领袖曾经苦恼“粮食多了怎么办”的问题,后来一是动员大量地吃,一天吃五餐;二是下达一项科研项目给某科学院,让将粮食转化为石油。接着3年“困难”来了,这个项目寿终正寝,同一课题组又接下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用什么代替粮食填饱人的肚皮。 荒唐年代的荒唐事,在我们这个年代万不能重演。给汽车吃玉米油菜的事浇一瓢冷水,是为了更清醒地认识我们的国情。“江汉遍是金银气,是否人家尽富康”,这是古人在竹枝词里的诘问。全国的土地是否允许我们大量种植“汽车燃料”,是我辈小民的一点提醒,但愿有人把它当一回事。 (P1188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