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现身红磨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5:17 南方周末 | ||||||||||
中国不少人对前苏联的文化艺术怀有难以割舍的情结,喜欢把能歌善舞的俄罗斯姑娘称作“喀秋莎”。今年恰逢中俄文化年,她们来到了杭州 喀秋莎现身红磨坊 □王毅(浙江)/图沈哲人/文 晚上8点多,莫斯科广播艺术学院四年级学生达妮娅领到了第一笔工资,这是她在杭州红磨坊演艺大舞台表演的报酬。第二天,达妮娅去西湖边给母亲挑了一串150元的珍珠项链,到四季青服装市场挑了两件时装,总共300多元,打成包裹。在邮局填写包裹单时,翻译老余仔细地查看了邮资,往莫斯科邮寄最便宜的邮费也要200多元。达妮娅坚定地说:寄。 收件人地址是莫斯科的新阿尔巴特街。老余知道“阿尔巴特街”可是有名的地方,有本小说就叫《阿尔巴特街的儿女》,据说普希金也出生在这条街上。但对达尼娅来说,普希金只是俄罗斯民族荣耀史的一部分,她更喜欢的是芭蕾舞跳出来的《天鹅湖》的故事。 达尼娅和她的同伴们到杭州,替代刚回国的乌克兰籍的演员。据合同和文化部的演出批文,她们要表演到年底。她们中有5位来自莫斯科,都是在校大学生,经学校同意出国演出。其余8位来自与中国黑龙江省邻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 每天晚上,达妮娅和她的伙伴们都准时出现在舞台上,她们那带有浓郁异国风情的舞蹈,经常会让台下的观众痴迷,不由自主地挥舞响板和着节拍。观众中不少中年夫妇开着高级轿车来看演出,他们对“喀秋莎”的追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上世纪俄罗斯文化的特殊感情。何况苏联舞蹈演员不但节目质量高,价格上也公道。而让领队叶莲娜高兴的是,在进入剧场的第一天,就看到了一条横幅挂在入口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叶莲娜看来,来自政府的支持意味着良好的信誉和源源不断的观众,双方的合作会很愉快。 当然也有分歧的时候,俄罗斯演员带来了几个编排好的节目却被否定。俄方认为你们的不够艺术,不能展示她们的舞蹈天分。中方编导则说,纯高雅的地方有啊,你们能演几场呢? 晚上11点,演员们接到通知,散场后还要排练。中方编导余峦要她们现学一段藏族舞蹈。因为这里是商业演出,节目要求常换常新。她们很听话,听不大懂中文,却能领悟编导的意思。余峦的广东口音夹杂着英语俄语单词,很快让俄罗斯姑娘掌握了藏舞的基本动作。余峦透露,他也经历过俄罗斯演员们的一次有趣的小型聚会。一天,演出已经谢幕了,她们突然又唱又跳起来,全体围着一个女孩载歌载舞。一问才知道是这个姑娘的生日,“我也很兴奋地跟着一起跳,只是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带了礼物。不过聚会快结束时,有人流眼泪了,因为想家……” 翻译老王谈起刚走的一批乌克兰籍舞蹈演员。老王问她们对中国有什么印象,有人回答,印象很好啊,因为中国人很友好,把她们当明星看待,很喜欢和她们合影;另外,在中国的收入高,而东西很便宜,到义乌花10元钱可以买回一个大绒毛玩具,感觉不要钱似的。一个大胆的女孩还问老王怎样可以留下来,老王打趣地建议:你可以嫁个中国人呀。
一位迈着芭蕾舞步上场的演员。每位俄罗斯演员都受过芭蕾舞方面的良好训练
在后台休息室内,中国和俄罗斯以及非洲等国的演员坐在一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起来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
回到寓所就餐,主食是牛肉、土豆和白菜,而厨师则大家轮流当
刚到杭州的新公寓,演员们忙着试用电器,床上的小孩是一位歌唱演员带来的
后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