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要吃水还得管好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6:07 人民网

  “一片干涸的黄土地,无数乞盼的目光紧盯着唯一的一桶水;可爱的白暨豚在水中嬉戏,但他们目前的数量仅有13头了。”这是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4日举行《2006人类发展报告》北京发布会时展播的两幅震撼人心的画面。随着主题为“透视中国水安全:挑战与进步”发布会的召开,中国水资源短缺以及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国内舆论关注的焦点。

  中国多年平均水源量约占世界总量的5.8%,居世界第六位。但中国又是世界第一人

口大国,人均水资源量略高于2千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与国际上承认的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的标准已比较接近,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甚至不足500立方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显著,加之相当部分水源地遭受污染,因此“吃水难”问题对中国来讲仍十分棘手。近年来,政府为水花了不少心思,小到墙壁上的节水宣传画和电视上的公益广告,大到治污净化南水北调,无一不是为了解老百姓的渴。节水虽已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但要想不缺水,吃放心水关键还在于从根本上“管好水”,这就需要有一系列长效机制的保障。

  提到管水的机制,首当其冲则是工作协调机制,虽然水利部门在管水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自然必不可少,譬如关停污染超标企业就需当地政府及执法部门鼎力相助;其次是长效投入机制,众所周知,治水是要花钱的,并且其过程具有连续性,这就需要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投入,并将这种投入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再次是应用机制,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再生利用及农村洁水设施维护技术毫不逊色,虽然这些技术的应用已为部分城镇和乡村带来了实惠,但关键是如何将其全面推广,最大限度地惠及民众;最后就是辅以一定的激励机制,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管水”,无论是力行节约式的自我管理,还是履行职责类的社会监管,或奖或罚,使“管水”理念深入人心。

人民网记者 王磊 周之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