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不能空喊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20:00 光明网 |
颜丙文 截至昨天(10日),北京全市今冬征兵报名青年上站体检工作已基本结束,淘汰率达到60.8%,视力和体重成为青年从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据北京市征兵办体检组统计,此次征兵体检共进行了3大项16类检查,应征青年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合格率为39.2%,比去年下降了2.6%。(《北京日报》2006年11月11月11日) “健康的体质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当我们 没有体魄健壮的青年可以参军入伍的时候,谁来保卫我们的祖国?当我们没有身体健康的青年可以参加工作的时候,谁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北京成功举办亚运会和成功申办奥运会都说明了中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却仍然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于2005年公布的《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教体艺[2005]6号)显示,2004年与2002年相比,我国学生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其中10-12岁城市男生平均上升了1.17个百分点,达15.97%;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高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7.3%(其中男生为72.7%、女生为82%),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0.0%(其中男生为77.8%、女生为82%)。 数据令人触目惊心,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反思。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一切不利于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体制和环境都将直接导致人民群众的体质普遍下降。 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上慨然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题词强调增强人民体质特别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旧中国,中国人被人诬蔑为“东亚病夫”,炎黄子孙无不为之痛心疾首。毛泽东早在《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中就为改变中华民族体质孱弱的状况而大声疾呼。毛泽东的题词把着眼点放在增强人民大众的体质上,广大群众不再是被体育遗忘的对象,而成为体育的主人。 “增强人民体质”实质上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不可忽视的是,近些年来,“增强人民体质”的宗旨在贯彻执行当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体质不断下降的直接诱因。 其一,纯粹的应试教育体制是青少年体质下降之罪魁祸首。纯粹的应试教育体制迫使青少年减少了从事各项体育运动的时间和机会,甚至基本取消。在纯粹的应试教育体制,学校极度不重视开展体育活动,甚至拒绝一切户外体育活动,为古人所称道的郊游远足更是成为学生不可求的事情。学校的理由一般是浪费时间,容易出现伤亡事故。同时,教育部门忽视体育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操场也没有。前不久山西某学校学生集体在马路上跑步引发特大交通事故,一些学生不仅丧失了健康,更是丢失了生命。与之相对应,家长们为了孩子能“读大学”、“考重点”,也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促使学生每天的活动时间减少。总之,由于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必然导致青少年的体质不断下降。 其二,国家过于重视培养体育精英,而长期忽视普通群众。中国现有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即“举国体制”师承前苏联,它占用大量的国家体育资源,投入到少数一些运动精英身上,目的只是为了能够在奥运会等国际赛场上多拿金牌,而忽视了民间体育的发展。因此,虽然中国在国际赛场上拿到的金牌数量越来越多,中国体育健儿已先后夺得1000多个世界冠军,创造和超过了1000多项世界纪录,体育运动员的水平不断提高,但并不能以此认定中国已经是体育强国,因为中国群众体育运动仍然很不发达。国际赛场上的成绩与国内民间体育发展的实际严重脱节。 最近举行的2008年中国奥运赛艇舵手全国“海选”活动是一个突破性的创举,但要将“广大群众才是体育的主人”作为我国体育发展事业的理念而全面贯彻下去,则还需要相当长的路要走。 体育本质上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解决“人民体质”问题必须先从素质教育入手,不能再让“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继续空喊下去。只有切实改善教育,才能够遏止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的趋势,转而不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