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留下什么(华东时评)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0:01 人民网-华东新闻 |
●这几天,很多人在追忆刚刚辞世的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这从一个细微的角度反映了中国的变化 ●在追捧这位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同时,恐怕应更多地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自身定位 11月16日,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辞世。 这两天,无论国内商业网站,还是个人博客,随处可见情真意切的追忆文章。那些见过或没见过弗里德曼的人,都把无限哀思献给了这位似乎关系不大的美国老人。这不免让人感慨,中国人的情感竟是如此丰富。 或许,这从一个细微的角度反映了中国的变化。因为很难想象,放在二三十年前,人们会把这个主张经济自由主义的人作为悼念的对象。而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变革,弗里德曼成了许多人心中分量最重的经济学家。 不可否认,作为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货币理论影响了尼克松以来3届美国总统的经济政策。在国外,他提出的政府不应过度干预经济运行的自由市场理论,也已被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普遍接受。 据说,这位老人喜欢跟政府打交道,但他的建议几乎总是要求政府更多地放弃自身利益。比如,他常常支的招是:自由市场经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控制货币增长。或许,那句传世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就反映了弗里德曼这方面的性格。 但有趣的是,在人们追捧弗里德曼的同时,最近网上的另一种声音是,强烈要求政府更多地直接干预市场,甚至不惜动用更强硬的行政手段。而这种声音其实并不陌生,每次遇到经济过热,便总有人老话重提。 尽管弗里德曼曾三次访问中国,但中国改革开放吸取了他多少建议,外人并不知情。但不管怎样,这些年的发展路径还是基本沿着放松政府管制与增强市场活力的方向前行。而当前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恐怕还是转变政府职能,改变管理经济的传统模式。 很多人都说,中国经济既怕“热”也怕“冷”,这是显而易见的。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财税金融体制、资源价格体系和土地管理体制等关键领域的改革还不到位。由于政府直接干预资源配置,并进而导致速度攀比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诱因还没有根本消除,这就容易导致不计成本、不顾资源环境代价的高速度。如果不合理的推动因素过强,经济运行就很容易过热和严重失调,走不出大起大落的循环。 目前而言,在重调控的同时,更应重改革。一方面,政府应弱化对企业等微观经济方面的管理职能;另一方面,要强化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方面,在继续完善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政府部门的职能切实转到面向全社会、全行业的管理和服务上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煽情地追忆弗里德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推动包括政府职能转变在内的各项改革的深入。因为要走出经济大起大落的传统轨道,关键依然是改革,尤其是触及政府自身利益的改革。 高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