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报岂能变成都市报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0:15 红网 |
有记者在上海、广东、浙江等十省市的调查发现,一方面现有党政机关报纷纷城市化、高档化,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重视不够、经营成本高、投递渠道不畅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国农村报严重萎缩。目前,面向9亿农民的几十家报纸发行总量仅相当于一家都市晚报的发行量。从现有报刊中,农民需要的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很难得到满足,农村“信息孤岛”现象成为城乡又一重大差距。(11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 随着市场经济建立健全,广大农民朋友面对信息万变的市场开始有点不知所措。有的完全靠运气,有的跟着别人一哄而上,铤而走险。市场是水,既可载舟,也可覆舟。不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不了解市场行情,没有驾驭市场经济的科学头脑和真实本领,十有八九要翻船。过去是计划经济,产品生产及销售要靠计划,加之农村经济条件差,农民自费订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广大群众也意识到信息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农村通过自费订阅报刊发展致富的大有人在。特别是现在35岁以下的农民大多数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商品化生产使农民对市场信息需求激增,维权意识增强使农民的政治信息需求激增。 据笔者下乡调查了解:当前有不少“暴发户”也是“报发户”,他们每年都要订两三样报刊。他们的一些“致富经”及“致富信息”大都是从报刊杂志等媒体上获得的。然后又在实践上不断总结提高,让知识变成财富。然而据全国农民报协会调查,全国原有80多家农村类报纸,随着都市报红火,近年来有二三十家更名,其余不到60家,剔除建设兵团、农垦局的机关报,真正面向普通农民的只有30多家。这30多家农民报总发行量180多万份,仅相当于发行量大的都市晚报类一家的发行量。也难怪全国农民报协会副会长季林说:“现在一个省20多家报纸,能有一张适合农民看的,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殊不知:农村报日益萎缩,省市机关报城市化、高端化,农民很难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中央政策也不容易传递到农民手中。越到基层中央的声音越弱,许多农村成了新闻宣传孤岛,影响到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 “三农”问题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农村类报刊文化的相对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农村报刊杂志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更要充分地认识到,加强农村报刊杂志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把农村报刊杂志事业建设好、发展好。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只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有关农村报刊杂志事业纳入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内容,尽快抓紧抓好抓实,广大农民群众才能真正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广大农村的风貌也才能有一个大的改观。 书报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它既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也能传播科学知识和致富信息。期待有更多报纸杂志宣传农村,报道农村,向广大农民传授知识,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不要让农村报都市化。 稿源:红网 作者:刘纯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