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弗老总自杀扯出医药黑幕 分肥黑手层层拉高药价专家表示:招标制度不改变,欣弗事件可能重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4:17 大河网-河南商报 | ||
厂方需要召回的问题欣弗超过300万瓶,召回的费用需几千万元,无疑是一根要命的锁链。 卫生部专家孙东东表示,药品招标制度存在缺陷,使低价好药难以中标,药厂和医院的利润减少,流通环节瓜分的利润增加。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欣弗事件有可能重演。 竞标中药价膨胀2元药变成38元 记者调查了解到,欣弗事发前,有40%左右是通过药品招标进入到各医院销售的。 欣弗要进入地市级城市的医院药房,安徽华源须先联系好各地区代理商,再参加各地组织的药品集中招投标,中标后,代理商再和医院签订真正意义的购销合同。 据了解,这个流通途径中,欣弗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价格可高达38元;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欣弗参加各地的竞标价是在20元至25元之间,也就是医院购进欣弗的价格在20元至25元之间,但厂家给地区代理商的价格也就在2元左右,药价膨胀发生在药品竞标环节。 招标中介捞油水各项收费数十项 “他的死,现行的药品流通体制负有责任!”裘祖贻自杀后的13天,认识他的生意伙伴、重庆长龙集团董事长刘群异常激动地说。刘群一直在做医药流通领域的生意。 刘群认为,现行的药品招投标流通方式,除了存在药商——医院院长(包括个别卫生部门领导)——药剂科长——有处方权医生的腐败利益链外,还养活了一批招投标中介机构。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各地组织的药品招投标活动是由卫生部门牵头,而卫生部门往往委托中介机构具体操办招投标活动。 刘群说,药品招投标中介公司明码标价的投标费用就多达数十项:评审费、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进门费、管理费、入围费、专家评审费、中标服务费、药品质量检验费、会务费、场租费、磁盘费、网上招标培训费等。 数据显示,华北制药平均每年花在招标上的费用约为2000万元,东盛集团每年用于投标上的费用也有几千万元。 竞标中攻关领导中标后攻关医生 在安徽一名从事过欣弗销售的知情人士说,欣弗之所以能成为他所在销售区域医疗机构的中标药品,和背后的公关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他说,招投标负责人一般都是卫生系统领导及医院的负责人,很多评判项目掺杂有主观因素,因此竞标前的公关更为重要。 这位知情人士还透露,欣弗20元的竞标价还包括给医生的开单费。“中标后,还要让有处方权的医生有动力去开单让消费者使用你的药,否则最后药品还有可能被退回。” 据这位人士透露,他给所在市的一家医院医生的开单费是2.5元(指欣弗),欣弗在其他销售区域也有类似的情况。 以药养医药价高低价好药难中标 卫生部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说,6年前,国家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因为“以药养医”的体制没有变,药品招标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被既得利益集团所利用产生了诸多弊端。 他分析说,招标方和投标方都希望中标价格越高越好,中标价格越高,中介收的手续费越多,医生或者关键人员的灰色收入可能也就越多。石家庄有一家药厂生产的某药质量好、价格也便宜,但屡次参加北京市的药品招标都没有成功,最后在政府干预下才进入了采购名单。 刘群说,即使一种低价药中标成功,也可能因为利润少无法给医生足够的回扣,医生就会向患者提供价格更高的同类药,低价药还是会因为无法售出被淘汰。 药厂间竞争压价压缩成本出劣药 刘群回忆说,3年前他的公司从安徽华源购进欣弗的批发价在10元左右,随后同类药在各地的招投标中价格越来越高,但厂家批出的价格却越来越低,最后降到了2元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通费用越来越高,药厂间因为竞争只好相互压价。” 孙东东调研的结果是,药品通过招投标进入医院,获利最多的是药品流通中间环节的利益链,他们分去了总利润的六成至八成。 “这就导致生产方想尽办法节省成本,甚至出现劣质药或者假药。同时由于没有足够利润去搞开发,药厂最终只能以低水平生产。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欣弗事件有可能重演。”孙东东说。 欣弗事件后,国务院组织了专家组前往安徽华源调查。一位参与调查的人员向记者透露,厂方之所以降低灭菌温度,是从成本角度考虑,但最终导致劣药产生。(据《法制晚报》) 看2元的欣弗如何变成38元 制图/方毅夫(实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