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水战略》今起征求市民意见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5:37 深圳特区报 |
谋求可持续发展圆深圳人“富水”梦 《深圳水战略》今起征求市民意见 【本报讯】(记者冯杰)在深圳面临的“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的四个“难以为继”中,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摆脱这一困境,保障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市规划局、市水务局、市环保局联手编制的《深圳水战略》尝试对此做出应对之策略。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局获悉,《深圳水战略》从今日起公开征求市民意见。《深圳水战略》提出,深圳应建设成一个“富水型”城市。《深圳水战略》中指出,深圳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水危机”,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水资源短缺——按照目前的发展模式估算,即使不计入生态用水,到2010年、2020年、2030年深圳市年缺水量分别为1.9、7.0、10.0亿立方米;水环境恶化——深圳的水环境污染在近10年中,一直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顽症”;水安全隐患——约70%的城市用水来自东江引水,城市调蓄能力严重不足,水源水质存在潜在危机。 实现“富水”目标“三步走” 针对这一现状,《深圳水战略》提出,深圳未来水战略的总体目标将是:“建设‘富水型’城市,在充分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给城市提供充足、安全的水资源;清洁、优美的水环境;先进、多元的水文化。”专家解释说:“所谓的‘富水’并不是我们想要多少水就有多少水,而是使大家都能觉得‘不缺水’。不会因水的问题而‘捉襟见肘’。” 为实现这一目标,《深圳水战略》提出了“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至2010年,初步建立深圳市水源保障体系,在保证水源地安全和供水统一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水资源的区域合作。启动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工程;特区内的水环境明显改善,特区外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在50%以上的城市集中建设地区实现雨污分流;建立防洪安全和水质监测机制,水库的调蓄能力提高到3个月。 第二步:至2020年,进一步完善深圳市的水源保障体系,通过雨洪利用等措施,使全市降雨径流收集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占全市用水量的20%以上。特区内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深圳湾的治理全面展开,深圳河及其主要支流的水环境生态得到恢复;特区外污水处理率超过90%,70%的城市集中建成地区实现雨污分流,交接河道断面水质达标,东部海域的优质海水保障滨海旅游、休闲活动的品牌效应;水库的调蓄能力提高到3个月以上;水产业得到进一步优化,市民的水文化需求得到初步满足。 第三步:再用10年的时间,至2030年,建成结构合理、安全稳定的多渠道水源保障体系,全市降雨径流收集利用率提高到55%以上,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占全市用水量的35%以上。全市城市建设集中地区完全实现雨污分流,全市5条主要河流的生态恢复基本完成,西部海域的水质稳步提升;水库的调蓄能力提高到5个月以上;多元的水文化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 有效发挥河湖滞蓄雨洪能力 为保障“富水”目标的实现,《深圳水战略》提出了节约用水、涵养大地、雨洪利用、流域合作、循环再生多项保障策略。 在节约用水上,《深圳水战略》提出:要“开展节水教育宣传,提高全社会节水爱水意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用水指标作为产业准入的重要门槛;全面推广节水技术,降低水耗提高单位水量产出;提供节水政策引导,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发挥水价体系杠杆作用;加强节水法制建设,将节约用水纳入依法管理体系。” 在“涵养大地”方面,《深圳水战略》提出,要依法捍卫深圳市的水源水库,杜绝毁林种果、非法采石取土、开垦烧荒、违法占地和违法建筑等改变现状土地用途的活动和建设项目安排,在水源保护区内种植生态林、培育人工湿地,确保城市的基本生活用水。结合《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恢复和建设城区的绿地植被,逐步采用透水型材料铺装人行道、广场、停车场,设置下凹绿地,全面提高城区的保水能力,滋润涵养大地,恢复城市生态平衡。 对于雨洪利用,《深圳水战略》提出,要恢复河湖生态功能,有效发挥河湖滞蓄雨洪能力;合理收集城区雨水,充分利用城区雨水资源,结合小区、建筑单体、道路广场和绿化建设,以集蓄利用、补充地下水为主,并推广透水铺装、地下蓄水池、屋顶绿化和下凹绿地等四种雨水集蓄和渗透技术。 《深圳水战略》还建议,深圳要解决水资源问题,当务之急是着手解决好下列三件事:第一:开展区域合作计划;第二:正本清源,雨污分流;第三:必须立即建立雨洪利用的强制规定。 有专家认为,体现“循环经济”思想是《深圳水战略》的核心特征。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欢迎广大市民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充分吸收这些意见并作出相应的修改,修改后的最终成果将上报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