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比“典身救陈”更重要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6:38 华商网-华商报

  ■纪卓瑶

  1万个指印,1万颗爱心,1万份期待……为挽救陈辉,郑州1万余名学子相继在一份《典身契约》乙方位置上签名,并按上红红的指印。他们以合同的形式承诺,只要签约单位有爱心,愿意为陈辉出钱治病,他们愿为签约单位白工作1年。(11月20日《华商报》)

  在笔者看来,“典身救陈”虽然从理论和道理上讲得通,却未必在现实生活中行得通。

  首先,大学生“典身救陈”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义利观,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积极签订契约应当说也是一种善行。然而,当人们用崇高的视角审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善行时,用人单位如果真的接受大学生“白干一年”的条件,很有可能落个“不仁不义”之名。所以,恐怕没有单位有在契约上签字的勇气。

  其次,在这长达一年的签约“白干”期内,大学生总不可能不花一分钱,要谈对象、要偿还助学贷款和上学的借债,个人也不可能不生病,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变故,作为当事的大学生可能没有考虑这么多,而用人单位总不能不考虑的。

  贫困患者尤其是重病患者的救治,是现阶段我们社会面临的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解决它的最终办法就是寄望于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使所有公民在不幸身染重病的情况下,能通过政府拨款、非政府慈善捐助、保险公司、医疗保险等渠道获得“救命钱”,这才是悲剧不再接连上演的根本之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