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如椽巨笔书 国粹新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7:59 红网-湖南日报 | ||||||||||||||||
新校区东大门
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教学楼
校园大道
图书馆
党委书记蔡光先、校长尤昭玲等学校领导与外宾合影留念
实验楼
学生公寓 文/图 虢剑波 李晖 弘扬中医药国粹,护卫国人健康,我们一直在努力。 ———题记 引子 自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开始,我们的先民就尝试采用天然药物祛病疗疾、强身健体。自《黄帝内经》以降,中医理论与实践日益完善,逐步形成了博大精深、内外兼备的中医药体系,护佑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进入现代社会,医药科学的迅猛发展,更加重视天然药物的作用和辨证施治、标本兼治的传统医学理论,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 湖南的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品质及蕴藏量居全国第二,一批中药生产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中药产业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中医药科研及临床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造诣深厚的名老中医,同时又是全国不多的县县都有中医院(民族医院)的省份,老百姓对中医药高度认同,感情深厚。可以说,湖南中医药的大发展,正逢其时。 作为湖南中医药教学的最高学府,中医药科研与临床的大本营,湖南中医药大学一直在全省的中医药发展中扮演着基地与龙头的角色。学校已向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级中医药技术人才4万多人,全省各地的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医院、中药企业,到处都有学校毕业生活跃的身影。学校还直接切入中药产业大市场,依托学校自主研究的中药超微饮片技术成立的春光中药饮片,产值已过亿元,“十一五”期间可达8亿元。全国中药饮片市场近期需求至少达30亿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湖南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都与湖南中医药大学息息相关。学校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成为支撑我省中医药发展的核心力量。 新发展 在国内外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湖南的众多高校正在奋起直追、后发赶超。加快发展步伐,推进合并重组,提质扩容之潮一浪高过一浪。作为一所老牌本科院校的湖南中医药大学,先后与原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新增5所附属医院,并征地建设新校区,形成了拥有中医药高等教育、医疗、研究、产业的集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优势。 在中医中药越来越受到国人重视,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瞩目的今天,凭借70余年办学历史的深厚积淀,湖南中医药大学已经成为国内11所中医药大学之一,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医疗水平均名列国内中医药高校前茅,成为国家重要的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基地。 一年来的湖南中医药大学,喜事连连,好运不断。 去年11月18日,受教育部的委托,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湖南中医学院改办湖南中医药大学进行检查评估。学院蓬勃发展的势头,良好的学风、雄厚的办学实力给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湖南中医学院改办湖南中医药大学。 随后,学校产业发展的支柱项目中药超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正式立项。 今年9月初,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 今年9月13日,由湖南省科技厅组织、湖南中医药大学承办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研讨会在长沙召开,研讨国家《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范化纲要》和“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今年底,全国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将在学校召开。 让湖南中医药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最为兴奋的是,今年11月26日,湖南中医药大学揭牌庆典将隆重举行,凝聚了全校上下多年心血和汗水的奋斗,将在这一刻得到确认和升华。 新风貌 十一月的长沙,秋高气爽,景色宜人。 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南,过湘江猴子石大桥,向西驱车5公里,便到了望城县含浦镇。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这里崛起了一座崭新的大学城。占地1126亩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新校区与毗邻的学校产业园区785亩连成一片,在秋日暖阳下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风景。 让我们走进这座崭新的大学城,去触摸她跳动的脉搏,去品味她历尽艰辛之后的成功与喜悦。 一、不断改善的办学条件 学校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的专门人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6858人,研究生532人,港、澳、台及外籍留学生141人,在校留学生人数在湖南省高校中排名第一。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392亩(其中老校区266亩,新校区1126亩),另有附属医院677亩,产业园区785亩。校舍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新校区在建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含浦新校区第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总计完成投资4.5亿元,12栋学生宿舍能够容纳6200多学生,食堂能够容纳1万多人就餐,校园教学实现了数字化,包括教学监控系统、数字广播系统、数字视频转播系统、多媒体教学调度系统,110间教室全部开通视频,能够同时召开1万多学生的会议。教学科研设备近1.5亿元,图书馆藏书99.67万册,各类中外期刊杂志达2000余种,拥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和国家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学校设有23个基础教学实验室,2个SPF实验动物中心,30个科研实验室,其中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现辖11个学院、3个部、10个研究所、6个中心、1个图书馆、1个中医药集团公司。11个学院即基础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湘杏学院、成教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3个部即研究生部、社会科学部、体育工作部;10个研究所即中医诊断研究所、针灸经络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药开发研究所、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内科病研究所、中医外伤病研究所、中医五官科病研究所、药膳食疗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6个中心即国家肝病中医医疗中心、国家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国家皮肤疮疡病中医医疗中心、湖南中药超微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国际针灸培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下辖教研室、实验室、临床医技科室326个。有教学基地30个。 学校现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566人,生师比为141,其中教授105人,副教授203人;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174人;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教师279人,占49.29%;中医药学科专任教师449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55.01%;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5人,国家级名老中医21人,省级名老中医32人;省级以上首批学术带头人2人,全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8人,省级以上青年骨干教师41人。聘请国内外知名院士2人、客座教授24人、外籍教师5人。 学校现设有7所附属医院,4所附属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经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设有眼底病、肝病、皮肤疮疡病3个国家中医医疗中心和1个国家大肠肛门病防治研究中心、2个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二、日趋合理的学科专业门类 学校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适度发展理、工、管、文等中医药相关学科专业的原则,调整专业结构,通过多年努力,学校拥有医、理、工、管、文学等5个学科门类的17个本科专业,设置有本硕连读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药学为湖南省重点专业,中医学为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药学和药学专业为湖南省热门专业。 学校中医诊断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中医外科皮肤科学、中医眼科学3个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药学7个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 学校具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共有13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学校具有单独组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权、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三、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近5年来,学校承担教学研究课题135项,其中国家级研究项目2项,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18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4项。承担国家规划教材、新世纪教材主编6本,副主编20本。 近五年共承担科研课题639项,其中国家“十五”攻关课题5项、国家“十五”重大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8项、教育部科研课题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3项,省级科研课题140项,课题总经费9028.9万元,现在研课题经费2441.7万元。获科技成果奖37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71项。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206部,公共发表学术论文1804篇。学校主办的《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湖南中医杂志》为国家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学校先后开发中药新药48个,科技成果转让38项,获国家专利12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达到6800余万元,为湖南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校新近开发研制的“超微速溶中药”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成果转让费达3600万元。2所校办合资企业湖南国华制药厂和春光饮片药业有限公司的年产值过亿元。四、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在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突出中医诊疗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通过创新中医诊疗思维教学,建立了中医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基础实验教学,按照“学科相近、手段基本相同”的原则,整合教学资源,重组基础实验室,并建立实验教学局域网;成立临床教学实验中心,创建了具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临床基本诊疗技能训练条件的“模拟医院”,编写了相关临床实验教学教程,实施了临床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强化了学生毕业实习前的临床动手能力仿真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和毕业实习质量;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研制并应用“中医数字辨证机”和“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对学生进行中医诊疗思维的训练,提高了学生临床辨证施治能力;建立了有效的临床教学管理与质量控制机构,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诊疗技能。通过改革,中医本科毕业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学校还根据社会需求,于1993年在全国率先创办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并构建了由中医学基础和西医学基础共同支撑中西医结合临床主体的“一体两翼”的本科中西医结合人才知识构架模式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首次编纂了专业课程系列教材,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师资,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适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门人才。 新生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青年人都梦想着能有这样一个环境能够让自己尽情的施展所长,实现理想。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第二课堂”正是一个这样的大舞台,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可以尽情挥洒青春的天地。 学校的文娱活动一向以丰富多彩见长。在健美操比赛、创意主持人大赛和校园歌手大奖赛、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晚会等活动中,同学们各展所长,彰显个性。年年都是这个舞台,岁岁却有不同的精彩。在湖南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校选送的舞蹈《永远的旗帜》、《红》就获得舞蹈类普通组二等奖、三等奖。 中医药专业的大学生,体育活动也不同寻常。可曾听过“易筋经”、“五禽戏”?这些武侠小说和历史课本中才能找到的东西在学校清晨的操场上随处可见。去年七月,校传统保健队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七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上捧回团体第四名、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胜奖的奖杯。 人文讲坛是学校第二课堂中的一个经典活动。开设至今已邀请了各类专家学者百余人。举办专题讲座300余次。其中,有为形成中医药氛围的《中医在德国》、《中西结合治疗的探索》等系列讲座,有为培养同学创新意识的《走进挑战杯》、《创新其实很简单》等讲座。有为帮助同学调整心态的《恋爱的心理》等心理知识讲座,也有提升同学综合素养的《古典音乐鉴赏》、《礼仪的魅力》等讲座,还有协助同学们走向社会的《面试口才技巧》、《海外游学及国际就业关系》等讲座,不胜枚举。 学校年年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截至今年,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足迹遍及全省20个县,参加人员411人,赠送药品价值42万元,义诊约7万人次,学校曾被共青团中央评为三下乡全国优秀小分队,连续四年被评为湖南省“三下乡”优秀团队。 学校一直重视对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每年一度的“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竞赛就为同学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姚小磊同学的论文《论房水循环与五轮的关系及其应用于治疗五风内障》就在“湖南省中医药院校师生科研论文及科研方案设计大赛”获学生论文类一等奖,在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 忆往昔 让我们的脚步稍作停留,回望过去学校72年发展的深深足印。 1934年,在如今的长沙市蔡锷北路营盘街,也就是现在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湖南国医专科学校诞生了。从狭小简陋的院舍、传统的中医诊疗手段、寥寥可数的床位起步,这个湖南中医药的品牌越擦越亮,成为湖南中医名家荟萃、患者络绎不绝的医学圣殿。 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医疗水平,科研实力稳步提升,并且积极引入现代医学理论和诊疗手段,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学科和临床治疗方法,古老的中医药机构在不断深化夯实基础的同时,逐步走向现代化。1960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湖南中医学院,学校升格本科,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 创办湖南中医药大学,始终是学校全体师生的执着追求。他们在这条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199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原湖南科技大学并入湖南中医学院,并于1994年向国家教委申请将学校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2002年原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中医学院合并,进一步优化了湖南省的中医药教育资源,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一直到今年心愿得偿,可以说是一个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结果。 眺未来 学校党委、行政与时俱进,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制订出了学校的“十一五”发展规划。 学校的目标是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社会,走向世界;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长学制本科和研究生、留学生教育;以中医药为主体,适度发展理、工、管、文等多学科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 办学规模达到在校研究生1200人,全日制本科生13000人(含独立学院3000人),成人教育学生800人。本科专业由17个增加到22个,全日制本科生中中医药类专业占70%(其中,中医专业占30%,中药专业占18%,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占15%,针灸推拿专业占7%),护理专业占10%,临床医学、药学、医学影像等专业占10%,非医药类专业占10%。 通过建设,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5个博士点,21个硕士点,20个本科专业,6个学科门类。 师资队伍达到专任教师1100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80%;国内知名教授60人;培养或引进2名院士或长江学者。 每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5~10项,每年经费为2500万元,5年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3项,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开发中药、生物新药30个以上;2010年科技产业收入达到1亿元。 5年获国家级教研成果1~2项,省级教研成果10~15项;获国家级教研项目2~4项,每年教研经费为100万元;1~2门课程进入国家精品课程。 重点建设含浦新校区,新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经过3~5年努力,建成一所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大学新校园。 通过“十一五”的发展,学校将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为促进湖南省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推动湖南区域经济建设,带动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