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清洁工穿“空姐服”是渲染歧视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9:14 四川新闻网 |
椿桦 这是一个“马甲”文化崛起的年代。毋庸置疑,玩马甲目前可算得上一种时尚。你看,连我们早出晚归忙于装扮城市的“城市美容师”也有穿马甲的倾向了。“郑州市二七区清洁工换新装酷似空姐”(《河南商报》11月20日)的新闻,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空姐上街清洁图”,看到这样的阵势,人们还以为空姐在大街上做义工呢! 有一句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概括的是一种穿衣之道。在这个以貌取人的社会,“衣道”确实很重要,但说到底,所谓的衣道,还是属于典型的“面子”工程:人的面子并不靠自己的脸蛋,而是靠衣服来说话。不过,对于职业装扮,似乎把玩的空间并不大。例如,医务工作者永远都是白衣服,执法工作者永远都是大盖帽。所以,看装辨职业,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与规律。 现在,郑州市二七区的清洁工换上了与空姐服相仿的服装,让人一度搞不清,眼下在二七区打扫卫生的,到底是清洁工,还是空姐。当然,这样的误会只是转瞬之间。明白了真相后,郑州市二七区环卫清洁服务总公司很快就获得了两方面的评价:歧视空姐;美化清洁工。不少人认为,让清洁工穿上“空姐服”是对空姐形象的贬低;当然,更多的人认为,清洁工的工作应当得到尊重,穿上“空姐服”是对她们的肯定。 对于“歧视空姐论”,显然是一群伪精英阶层的一派胡言。在我看来,空姐其实也是清洁工,所不同的是,空姐的清洁范围在飞机上,而环卫工的范围则更大,覆盖了整个城市。当然,我这样的定义未免有些冠冕堂皇:在不同的观念背景下,职业难免有高低贵贱之分。 对于“美化清洁工论”,我认为也是毫无道理的,最终还是落入了“职业有高低贵贱”的圈套:既然清洁工并不低贱,那么何以要向空姐的形象看齐?有关单位将清洁工服装换成“空姐服”,本身就是对空姐形象的肯定,对人们习以为常的清洁工着装形象的否定。这难道不是对清洁工形象的歧视吗? 我们知道,改革并不一定成功,但改革一定要向好的方向看齐。在尊重清洁工者的眼里,清洁工的着装形象并不坏,空姐的着装形象也并不高。假如我们的清洁工职业装确实需要改革,那么就应当自成风格。改革者将空姐形象作为蓝本,本身就是在渲染职业的高低贵贱。 所以,在我看来,二七区有关单位打造清洁工的“面子”工程,并不是为了提升清洁工的形象,而是为自己打造面子工程。原因如下: 空姐的行头并不适合于清洁工。因为,天蓝色的工作服,蓝白相间的领结,扁扁的工作帽,以及工作服的紧身等方面的特点,并不不比大檐帽,宽松、暗红的衣服更方便弯腰、耐脏以及遮风挡太阳。工作性质决定,清洁工必须面对脏与乱,就像农民必须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样。服装的改革首当其冲的要考虑职业特性,而不是向谁看齐。 此外,郑州市有关方面只是对38名清洁女工换装。一个地方的管理部门,给38名清洁工换上好衣服并不难,难的是给所有清洁工都换上好衣服;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三七区的换装之举,没有一视同仁,似乎又涉嫌歧视其他的清洁工人。 可见,有关单位打造一支特别的“空姐清洁队”,不过是一种炒作罢了。虽然有一小部分清洁工先光鲜了起来,但对清洁工的歧视远没有完结。如果我们打算真心尊重清洁工的劳动,首先应当:改善他们的待遇,而不是像“兰州百余环卫工人长期拿‘最低标准’工资,有关部门说财政有困难”(《西部商报》10月17日);尊重他们的劳动,而不是像“武汉一市民对清洁工口出狂言:‘我不扔垃圾,你们还有工作吗?’”(《长江商报》10月20日)。 因此,尊重清洁工,推行面子工程只能是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