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9:51 人民网 |
去香港工作,纯属偶然。但赴任时,我已暗下决心,写一本有关香港的书,并为此事先做了不少“功课”。 一年后,自信对香港已有一定的了解,便着手将自己在香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出来,告诉给我内地的朋友们。我在内地曾供职的时代潮杂志社正好给我提供了平台,于是就一篇接一篇地写下来,总题目为《客居香港:感受“一国两制”》。题目虽然有些正统 ,但大致能概括我要表达的意思。网络是个神奇的东西。在网络上搜寻发现,我写的这些文字,被转载或引用的频率颇高。这激发了我写下去的动力,又提醒我提笔要慎重,观察、议论乃至引文,须更加严谨,以免贻笑大方。 因为从内地过来,深感港人对内地了解之贫乏,转而又想向港人推介内地。同时,也为内地人在香港的一些表现,过意不去。于是,又给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的副刊写点东西——在香港说内地的事,表面上是给港人看,其实也是说给内地人听的。 这样一来,就有了把这两方面文字合二为一的基础,成书时就便捷多了。当然,文章大部分后来都做了一些校勘或改写。 整理时,还做了一些资料性的工作,补充了原文中提及但没有具体说明和展开、而实际应该做些背景交代的内容。又特意增加了注释,主要是交代引文的出处,使之更加规范。增补的这些有关香港的知识性文字,对读者进一步了解香港,应该是有帮助的。 写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新闻性、时效性很强的文字,引自香港的几家主要报刊。遗憾的是,当初采用这些引文时,未能及时标明出处。时过境迁之后,再去查找,已经是很困难的事了。我只能在这里把这些报刊的名字记录在案,既致歉,又致谢。它们分别是:信报、大公报、文汇报、东方日报、苹果日报、香港经济日报、成报、太阳报、香港商报、星岛日报、新报以及紫荆杂志、亚洲周刊、明报月刊、信报月刊等。 谈论对香港的感受,看起来比较轻松。其实,从内地来香港生活、工作,心累,是自始至终的。 我匆忙到港赴任的时间,是12月26日,正好赶上香港圣诞大假。在内地时没有这个概念,导致报到无门,只能寄居在港岛的一个小招待所里,郁闷了两天。 等大假结束,到公司报到完毕,走进分给我的宿舍,看着鸽笼子似的空间,以及四壁惨白的反光,我心里发寒,当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转身回去,沮丧至极。 再后来,太太临产、女儿出生,又赶上SARS最严重的时候。远在香港的我,无法随伺在她们身边,只能遥望祈福。待SARS解禁回到济南,我才第一次见到已满月的女儿——这份歉疚,对初为人父的我,是一份多么沉重的情债! 虽然同属中国土地和中国人,内地人到香港,要融入当地社会,仍然不那么容易。这既有语言的障碍,比如粤语,内地人绝大部分不适应,要学好也难;英语在香港是通行的,而内地人的英语水平常常有限。更大的差异是观念上的,以及历史造成的隔阂和成见。港人本身的身份认同就存在问题,从内地过来的人就更是找不着北了。所有这些,都造成了生活工作圈子的狭小和个人资源、经历的有限,常常陷入朋友所形容的那种生存状态:没有生活。 驻外的苦衷当然不止这些,只是很多不足也不能为外人道。 值得欣慰的是,工作之余,我在香港仍然“网罗”了一批朋友。吴长生先生、毛铁先生、陈建山先生、李凯先生、陈少波先生、杜福良先生以及王顺小姐、王湛小姐……还有更多我没有一一列举的朋友,大家经常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书中的很多感想和火花,不少是在和他们一起吞云吐雾、觥筹交错、引吭高歌之间冒出来的。因为有了他们,我在香港的工作和生活,也愉快和充实了许多。 原香港文汇报的副刊编辑钱华小姐,当初在约我写专栏的时候,实际也是在帮我克服惰性。我在那里发的文章,很多都是她“逼迫”之下的成果。 成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初稿整理出来后,我的同事董宏君小姐、柳晓莉小姐对书稿的结构和部分史实提供了许多中肯而精辟的建议。我的朋友张国义先生也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这些建议,我在定稿的时候,大都吸收采纳了,相信一定会为本书增色不少。 人民日报原香港办事处主任吴长生先生驻港五年有余,对香港问题有精到的见解,其在人民网开设的《香江客语》专栏,观点鲜明,语言犀利,信息丰富,在香港和内地广受关注。付梓之前,我特意请他帮忙审阅了全部书稿。吴先生的审读意见凡十数条,既有“一字之师”的教诲,更有高屋建瓴的点拨,于我于书,都是一种提揠。 让我深感荣幸的是,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佐洱先生,一直很关心本书的写作和出版,给予了不少肯定和鼓励,并在百忙之中拨冗作为第一读者浏览了本书的定稿。著名散文家、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先生奖掖后学,言传身教,为拙著作序,特此谢忱。 去年底,人民网的编辑要在我的个人专栏里加个简介,配以照片。几个朋友一起喝咖啡的时候,柳晓莉小姐抓拍了我的几个镜头,其中的一张备受推崇,于是挂上了人民网。这次成书时,再次起用了。 虽学新闻,于摄影,我基本还算外行。不过还是时刻留意拍些有关香港的影像,自然不很专业,忝列书中,聊作图解文字的资料而已。另有一些精彩的照片,是我在新华社香港分社、人民日报香港办事处和香港紫荆杂志社的朋友惠赐的,他们都是专业摄影记者,我在书中已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致谢。就在本书整理的过程中,有关香港的新闻接连不断。先是2005年3月10日,香港特首董建华向国务院呈送报告,提出辞去行政长官职务,3月12日获批准;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即时代理行政长官职务,有关补选的行政长官任期问题出现分歧,人大释法予以平息;曾荫权成功当选为新一任行政长官,于6月30日提名并报中央政府批准,任命2000年已离开公务员系统的许仕仁为政务司司长;10月20日,梁爱诗辞去律政司司长职务,资深大律师黄仁龙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律政司长;12月21日,特区政府政制发展专责小组第五号报告书2007年行政长官产生办法、2008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建议方案(简称“政改方案”)提交立法会表决,34票支持、24票反对、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未能达到基本法规定的三分之二多数赞成而被否决……可以预见,香港仍将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点。 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给读者提供一个观察、了解香港的有益视角。 2006年1月16日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