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战略》:25年建成“富水城市”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0:00 南方日报 |
《水战略》:25年建成“富水城市” 相关规划今起公示,市民可于下月25日前提出意见 本报讯(见习记者/黄超通讯员/王海江)大片的红树林在海风中轻轻摇摆,成群的水鸟在林间时隐时现,悠闲的人们在林间踱着步,这种人鸟和谐相处的景象未来将出现在深 圳河河口沿岸区域。除此以外,新洲河、东涌河、西涌河河口,葵涌坝光海边都将成为观赏红树林的理想场所,这些自然条件具备的咸淡水混合区都将栽种大片红树林以削减外排尾水中的氮、磷营养物,减少对海湾近岸的污染。今天开始向公众展示的《深圳水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在全面考虑未来珠三角水资源利用状况和深圳本地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勾勒出了未来几十年深圳的“水蓝图”。市民可以在12月25日之前,在莲花山公园、市民中心、设计大厦规划展厅以及宝安、龙岗规划分局展厅看到集中展示,或者登陆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网站进行浏览并提出意见。 5年内改造13座污水厂 高先生在搜索栏中输入“ShenzhenChina”,眼前的地图开始移动,将他带入GoogleEarth塑造的卫星图片世界中。在他面前,除了东部之外,这个城市的大部分已被显示为褐色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占据,绿地、河流、水库成为了的点缀。 据悉,深圳的5大主要河流深圳河、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区域已成为城市建设最集中的地区,但由于河流短小、降雨分布不均的自然条件,加上污水处理率低、面源污染等人为因素,原本清水依依的河流成为了城市建设区内最大的“排污”通道。目前深圳河(布吉河)、茅洲河流经城区的河段水体发黑发臭,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等跨市河流达不到广东省规定的交接断面水质标准。 截至2004年,全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其中特区内5座,宝安区1座,龙岗区5座,处理规模156.7万立方米/日,设计可达处理率为47%,但是实际处理量仅为110万立方米/日,实际处理率仅为36%,仅达到了设计处理率的76.6%。 记者了解到,深圳将在5年内完成全市雨污分流管网改造规划和工程,完成滨河等13座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同时利用新技术和生态方式实现污物限排,对生活污水深度处理,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并分类处理特种污水,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战略》提出,将采取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率;垃圾彻底清运,防止污染转移;截流初期雨水,控制源污染三大措施“正本清源”治理“黑臭”。 暗渠化河道将“开板见天” 新洲河从益田村静静地流过,从家乐福购物回来的人脚步匆匆,一手提袋子一手捂鼻子成为街道常见的景象。这条平时清澈的河每到下午的时候就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排污沟,河岸和河底都已经被水泥固化的河道几百米之外就可以闻到臭气。 而未来,这种“三面光”河道的生态化改造将被提上议事日程。深圳将从流经中心区的福田河、新洲河、大沙河等开始实施生态化河道改造,并将范围逐步拓展至全市各大小河流。对于已经暗渠化的河道,也将逐步打开盖板,恢复自然河道;而对于尚未进行治理的自然河道,“三面光”的治岸方式将彻底绝迹,代之以用自然生态的河道断面。 “尾水生态处理技术”将被用于河流生态恢复,红树林系统、人工湿地和湿地系统将发挥重大作用。深圳市近岸海域水环境和水源水库的水质情况不容乐观,珠江口、深圳湾海水污染严重,近岸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标准,而部分水源水库水质已劣于Ⅱ类水质标准。 除将红树林系统应用于深圳河、新洲河、东涌河、西涌河河口,葵涌坝光海边的生态恢复外,“深圳水库、西沥水库、铁岗水库、石岩水库、松子坑水库等水库是境外引水工程的交水点,在水环境治理的同时,应在库尾水位变动带建造一批湿地。坪山河南部河段改道后,可利用原河道及其漫滩建造湿地。赤坳河口滩地,应加以保护,使其扩大规模、扩大植物林。海上田园是以自然风景为主,可利用沿海的鱼塘、滩地大面积建设湿地。” 新建小区超1万平米须建雨水储存设备 波涛汹涌的海啸冲进城市,气温急剧下降,整个城市陷入灭顶之灾,美国大片《后天》中的景象敲响了环境恶化的警钟。虽然这只是电影画面,但是深圳的水安全确实潜藏着种种危机。 深圳河道内的水体被过度挤压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一旦出现工程事故,城市将遭受严重的危害。由于地下水的储备不足,地下水受到过度开采导致海水入侵,将严重影响深圳市近海地区的地下设施。 如果深圳市内水库坝体倒塌,或出现其他地面水源系统崩溃,水源联合供水系统将迅速进行切换,将地下水、海水、回用水系统全面开放。如果境外水源系统崩溃,各水库取水口将立刻被封堵,确保境内水库供水安全正常进行,并以地下水、海水和回用水作为补充,同时及时开启备用水源,积极从其他未受影响的地方引水。 另外,深圳储备水资源不足也隐藏着危机。专家介绍,深圳境内没有大型水库,就像家中没有大号水缸,一旦发生境外饮水安全事故,维系深圳千万人口的用水储备不足一个半月,对比香港6个月的储备远远不足。据估计,按照深圳目前的发展模式,即使不计入生态用水,到2010年、2020年、2030深圳年缺水量分别为1.9、7.0、10.0亿立方米,水资源严重短缺。 据悉,深圳市即将出台强制规定利用雨洪:新建小区规模超过1万平方米,所有的政府安居小区、大型公共建筑必需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备,用于小区和周边绿化、冲洗;上述建设场地的地面硬质化率不得高于35%;在临近河道的城市公园内建设一定规模的滞洪区;市政详细规划必须增加雨洪利用的内容。 另外,深圳市政府即将联合其他受惠城市发起“保护东江母亲河”行动,与惠东和河源地区签订城市备忘录;初步考虑在西枝江、惠州石头河下游与惠州合建大型水库,抽取东江洪水贮备;鼓励深圳企业在东江流域建设生态林场,发展循环经济。 ■总目标 实现水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建设“富水型”城市。 ■实现步骤 第一步,用5年的时间,至2010年,初步建立深圳市水源保障体系,进一步开展水资源的区域合作,在50%以上的城市集中建设地区实现雨污分流,并将水库的调蓄能力提高到3个月。 第二步,再用10年的时间,至2020年,进一步完善深圳市的水源保障体系,通过雨洪利用等措施,使全市降雨径流收集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占全市用水量的20%以上。 第三步,再用10年的时间,至2030年,建成结构合理、安全稳定的多渠道水源保障体系,全市降雨径流收集利用率提高到55%以上,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占全市用水量的3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