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足疗成为支柱行业的启示和反思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1:24 四川新闻网 |
足疗,这一无论是在行政管理部门还是民众眼里,均充满暧昧色彩的特殊行业,却在有“足疗书记”之称的陕西咸阳市市委书记张立勇的大力推动下,不仅成了正常、阳光行业,而且被政府明确定义为支柱产业,力促其发展、壮大。(《南方周末》11月16日) 据悉,4年来,由于政府高规格地倡导、扶持,咸阳不到4天就诞生一家足疗店,目前已有420多家,外地加盟和连锁店有6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1.2万,其中三分之一是下岗职 工,年接待顾客300多万人次。张立勇表示,“要把所有下岗职工(的工作)都解决好”。而说这话的一个基本背景是,“2002年咸阳有6.6万下岗失业人员,政府压力很大”。虽然,对于“咸阳足疗”,无论是当地官员、民众,还是网友,都不乏异议,如有人认为将足疗作为支柱产业显得很“搞笑”,是世风日下的一个象征。不过在笔者看来,咸阳的这一做法以及经验,在政府发展理念、“特殊”行业管理等许多方面,仍不无积极的启示价值,值得我们严肃思考。 比如,为促进地方发展,什么样的产业、行业才堪为支柱产业?现实地看,GDP或者财税的贡献能力,往往是当前许多地方决定一个产业是否够格“支柱”的基本标准,如为了提高GDP数字或培植政府财源,一些地方不惜引进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显然,在这里,咸阳为我们全面看待和理解支柱产业,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那就是,除了GDP和财税,就业容量的大小,其实同样也是甚或是更为重要的判断支柱行业的标准。毕竟,与GDP和财税数字相比,就业状况更直接关乎民生福祉,是他们生活中名副其实的“支柱”,所谓“老百姓吃饭是政治问题”。 足疗业大发展,对GDP或者财政税收的快速增长,并无太多裨益,只在增加就业人口方面,作用明显。事实上,这也正是为什么“尽管生产总值和电子、纺织等其他支柱产业相比少得可怜”,足疗仍被咸阳确定为支柱产业的根本原因所在。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预测,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1000万左右。(《新京报》11月9日) 再如,对于“足疗”这类在现实语境中常常被“特殊”看待而事实上又确实具有可观就业容量的服务行业,政府应如何有效引导、管理,以趋利避害?咸阳经验的启示是,对这类行业,简单地打压、排斥,或者一味地放纵、坐视其暧昧方面,均不是根本之计。根本在于,一方面既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职工权益保障、税收待遇优惠等措施,为其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另一方面,又必须依靠严格的行业规范制度,严惩和力避其潜在的暧昧因素、不法经营的可能。 当然,毋庸讳言,除了上述这些富有价值的启示外,“咸阳足疗”同样也存在不少值得认真反思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问题至少有以下两点:其一,一个主要靠政府甚至是领导个人意志强力推动的行业,如何保持其后续的健康发展?而这样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发展措施,又具有多大可推广性?其二,从报道中提供的情况看,政府及官员似乎已是“咸阳足疗”的主要消费群体——“副处长以上的干部带上夫人,星期天去享受足疗”,“将党委、政府接待点设在足疗店”,如此消费格局,是否潜藏着某种不可忽视的公职人员的道德乃至腐败风险?而如果足疗主要靠官员消费支撑,又如何保证其长远的可持续性,使其真正成为“像理发一样,谁都可以进去”的支柱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