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就业能力强才是好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2:02 生活报

  本报评论员 初阳

  今年上半年,李亦雯陆续接到牛津大学、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巴斯大学、德国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卡瑟尔大学、维也纳大学、华盛顿大学等12所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李亦雯被她所申请的世界各国学校全部录取。这些大学有6所提供了奖学金。最后,她放弃了牛津大学的录取机会,而选择了到其他学校学习自己更喜欢的专业。令人奇怪的是,李亦

雯认为自己算不上好学生。(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

  李亦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成绩好,人缘好,当班干。说白了是那种循规蹈矩的、听妈妈话、听老师话,能考高分会办活动的“好学生”。但是,这其中唯独不包括如何独立思考。于是,李亦雯决心不再当“好学生”,大三整整一年,她听了数百场讲座,去欧盟商会参加酒会,去上海做德国机械产品展会,在中央电视台实习,到国家发改委听负责人用英语介绍国家“十一五”规划……有些活动,甚至是逃课去参加。从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她确定了自己的兴趣和今后的就业方向。

  在很多人看来,李亦雯的例子可能有些特殊,不具有普遍性。事实上,在我们身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并不少,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却普遍缺少一种“软能力”,也就是那些考高分以外的能力:沟通力、亲和力、应变力。我们不能否认,李亦雯通过长期的积累,有着良好的基础,但这并不是她成功的最关键环节,有了知识、经验、技能等比较容易评估的所谓“硬能力”,真正的社会生活还需要诸如创新、团队精神等不太容易评估但又非常重要的“软能力”。这些软能力是无法在大学课堂上获得的。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软能力”才是李亦雯成功的关键。

  肯定李亦雯的成功,并不是提倡大学生都去逃课搞社会实践。但至少有一点可以作为借鉴:好学生的能力应该是多方面素质的总和,既有“硬能力”,也有“软能力”,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使人才脱颖而出。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好学生应该是那些就业能力强的学生。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