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天吃饭故土难离 扎龙湿地村落生存状态调查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2:02 生活报 |
本报记者 崔立东 核心提示: 关注自然保护区,关注扎龙,关注包括人类在内的那些依湿地而生的芸芸众生——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用文字记录的含义。 本报2005年夏秋之际的龙江湿地踏查,以感动开篇,以无奈结尾。感动缘于大自然的精彩之作,无奈来自人类征服自然的不死之心。 有学者说,扎龙湿地不是保护下来的,而是当年人类征服不了幸存下来的。 再次踏上扎龙湿地核心区这块土地,我们感到的是令人怅惘的沉寂,只有芦苇在风中无声地摇曳。 秋末冬初的扎龙湿地核心区鸟儿南飞,鱼儿冬眠,人迹寥寥。新修的扎龙湿地核心区通乡柏油路和芦苇荡里传来的几声猎枪响似乎在宣告:人类没有放弃征服自然的野心。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杜蒙县)烟筒屯镇位于扎龙自然保护区腹地,96万亩的面积处在扎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其中57万亩的水域和苇塘、沼泽,养活了10个村51个自然屯的近三万人口。 这是一个以水为生的强大的生命群落!当奈村:以开发湿地为荣的村庄 11月12日,杜蒙县烟筒屯镇政府的一位值班干部毫无理由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在镇政府黑板报上我们了解到,今年该镇经济总收入16700万元。其中,渔苇业2088万元,旅游业500万元。 当奈是蒙古语仙女或女神的意思,当奈村位于烟筒屯镇东南部。这里所说的旅游业其实就是指该镇当奈村所在地的扎龙湿地核心区旅游,当地政府公开在互联网上宣传当奈湿地的概念。其实,当奈湿地只不过是扎龙湿地的一部分,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而按照我国有关法规规定,保护区核心区内是绝对禁止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 烟筒屯镇、甚至杜蒙县的旅游业把宝都压在了以开发“当奈湿地”为中心的湿地旅游上。 从烟筒屯镇出发,微型面包车在空旷的芦苇荡中沿柏油公路疾驰,不出半个小时就到了当奈村。 2005年春那场震惊中外的湿地大火,让地处扎龙湿地腹地的杜蒙县烟筒屯镇当奈村着实火了一把。此次火灾过火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当奈段湿地、林甸县育苇场段湿地及军马场等都是扎龙湿地的核心区。 如今,惨痛的教训早已如那十万多亩芦苇的灰烬随风吹逝,取而代之的是“保护与开发湿地并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理念。为了方便开发湿地旅游,当奈村被戴上了“当奈湿地人居生态村”的桂冠。 下面是当地政府在互联网上的宣传稿 当奈湿地人居生态村苇荡如海,泡泽棋布,景象壮美。3万多公顷的当奈湿地,是目前亚洲已知仅有的两块原生态湿地之一。湿地内天鹅起舞、仙鹤飞翔,苇荡里春、夏、秋三季栖息着无数的野鸭和各种水鸟……在幽深恬静的湖泡芦荡中,潜藏着一个自由喧闹的巨大动物乐园。 今年6月,被命名为当奈湿地二期工程的湿地旅游开发项目,修建了百米购物长廊、万米百鸟园和鸟类表演场三个景点。2006年6月28日上午,几百号人涌进当奈湿地,载歌载舞庆贺当奈湿地二期工程竣工。 一位干部向记者介绍说,当奈湿地因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来了游客接待不过来,常因吃饭和住宿问题让游客不满意。今年,二期工程全部完工,不仅增加了旅游景点,接待能力也增大了。 当地有关机构宣传说,旅游业的发展让当奈湿地附近农民的日子也火了起来。原来仅值两三千元的土坯房,现在已经涨到两万多元;过去娶媳妇,万儿八千就够,现在要近十万元。如今,很多农民告别了土坯房,盖起了砖瓦房,外地的姑娘都琢磨着嫁给当奈小伙…… 迫于生计与鹤争食的当奈村如今似乎找到了一条新出路。抓阄:决定苇农命运的生产和分配方式 邵台村的梁传胜今年刚过57岁,按照村规,他将从此失去村里分配给他的苇塘。没有了苇塘,不仅失去了每年三四千元的经济来源,更重要的是连烧火柴都成了问题。 “烧火做饭一天得1捆草,一捆草17斤,近两元钱。”梁大爷说,“没有苇塘的人家只能到野外四处划拉野草取暖、做饭,日子过得挺艰难。苇农和其他农民有很大区别,苇农春种时不需要投入,秋收后不需要交税。” 据梁大爷介绍,苇农的苇塘(承包田)承包方式和分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农民承包田生产、分配的方式,“抓阄决定你的苇塘好坏,也就决定了你的经济收入,甚至决定你的命运。” 苇塘常常这样分配:春天,将全村的苇塘以数字编号分成若干块(好坏均衡),用全村参与分配的总人数做分子,苇塘数做分母,得出每块苇塘参与分配的人数并成立小组,由参与分配的人抓阄决定自己获得哪块苇塘以及与谁共有这块苇塘;秋天,每个小组的苇塘同样按照成员分成若干份,小组成员同样以抓阄的形式决定哪一份苇塘属于自己。 “要想在春天分到好苇塘,秋天还能分得好收成,那就看你的运气了!”被梁大爷称作绝对公正的分配方式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芦苇是不可人工种植的。 这里的居民70%以上的经济收入依靠自然资源,而再丰饶的资源也不可能承载起无止境的取用。当地人口50年增长了8倍,打鱼人比上个世纪70年代增加了10倍,鱼越捕越少越小。核心区:“生态移民”背景下的自由生活 据资料显示,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较,扎龙湿地生物资源平均减少了约70%,鸟类栖息地丧失了40%。 2003年10月29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之一的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其湿地核心区整体移民计划已获国家批准,标志着齐市扎龙湿地移民计划正式启动。 消息称,由于历史原因,扎龙湿地核心区内分布着许多村落,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严重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人鸟争地争食的现象十分突出。此次启动的湿地移民计划,要搬迁13个自然屯、1200多户,涉及人员近5000人。齐齐哈尔市政府表示,要在争取更多的移民投资的情况下,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实施完搬迁工作。 然而,时过3年,扎龙湿地核心区移民的工作仍旧停留在一纸工作方案上,移民工作处于搁浅状态。 扎龙湿地的核心区生态移民问题现在似乎已经被遗忘,在发挥生态效益的掩护下,新一轮大开发的势头似乎不可阻挡。 烟筒屯镇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资源型乡镇。其优势产业是畜牧业,占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其次是渔苇业、种植业、旅游业。镇政府黑板报上刊载今年经济收入指标全部呈年年递增的态势。其中,渔苇业计划较去年增长27.3%,占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2.5%;旅游业计划增长66%,达到500万元。 在这个资源有限的自然环境里,要想每年都获得比上一年多的物质财富,尽可能地掠夺自然资源无疑是最好的手段之一。 缺水的湿地,鹤和人都需要生存。眼下正是苇农割苇子的季节,记者在烟筒屯镇看到,村民每家都在院子、空地上堆满了收割回来或者已经打成捆的苇帘。三和村村民孙殿良一边割苇子一边给记者讲,“芦苇是我们的命根子!全家主要就靠打苇子卖钱过日子!” 寇大爷过去在县里芦苇公司上班,退休后,只有三百多元退休金的他,来到了当奈村老儿子家生活。“我在这生活得挺好。”寇大爷说,“身体好的时候,愿意打鱼摸虾出去一趟就拎回半水桶,现在虽然捞不着大鱼,但做鱼酱还是没问题的。”寇大爷还养了5只貉子,三五个月出栏每对能卖七八百元。“它们吃的全是小鱼儿,在这儿买才两三毛钱一斤。老儿子在旅游区撑船,一次20元,弄好了一天能挣一百元,儿媳妇还可以到旅游区饭店打工,收入也可以。”寇大爷说,他的六个孩子都已成家,他们以各自的方式生活在这里,“虽没有大富大贵,但都能丰衣足食!” 按规定,扎龙自然保护区成立后,保护区内生活的人口,只许出不许进。可是,自1979年扎龙自然保护区成立后,人口数量仍增长了36.88%。 当记者问及是否愿意迁出去居住时?年长的农民表示故土难离,年轻人却表示他们希望走出湿地,他们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