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抗击网络脏话暴力的七种武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4:20 云网

  在说正题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

  如果你在网络上开了博客之家,并且家里一下子涌进来许多客人,你要注意了:怎样接待这些客人,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个小小的考验。

  我愿意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在电脑面前,我是一个笨人。一个朋友邀请我开博客,半年之后不见我的动静,当面向我询问,我只好实话实说:我不会。朋友恨铁不成钢,只好代我开好了博客,嘱咐我只要把文章贴上去就行。但麻烦还是接二连三地出现:1、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给我留言,我试图回复时却不小心把原来的留言给删掉了;2、照片贴不上去,该贴照片的地方开了好几天的天窗;3、今天才刚刚学会如何看留言栏里的悄悄话,把热情给我留言的朋友冷落了好多天;4、直到现在也不会在评论栏里参加讨论……

  当然,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因为即便愚笨如我,这些最终都能慢慢学会。最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客人们的评论——还有漫骂。

  首先,对于到我的博客之家来做客的所有客人,我都热情地表示欢迎。

  其次,对于给我的文章提出意见的客人,无论这意见是赞许还是批评,甚至是尖锐的、辛辣的批评,我都由衷地表示感谢。再有一种是挑衅性的批评,我想感谢就不必了,那样太假,但我还是尊重这些客人表达他们意见的权利,继续欢迎他们来做客。还有就是误解,误解总是让人很尴尬的,无论最后的结果对你是赞许还是否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孔夫子教导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就鼓励自己去做一个君子吧。

  最后,需要面对难题了:网络脏话暴力——赤裸裸的、肮脏的、下流的漫骂。

  我思考了一下,总结出七种应对的立场,也可以称之为七种武器。

  1、 辽阔的视野: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见怪不怪吧。

  2、 充分理解网络世界的游戏规则:这是一个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负责的虚拟世界,隔空打拳,无弹放炮,虚无缥缈,隐形迷踪。也就只当在公共场合嗅到一股不雅之气,虽然空气受到了污染,你又能去找谁呢?

  3、 历史情怀: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被斩杀、重建,又斩杀、又重建,再斩杀、再重建。今天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依然处在这样一种一边斩杀、一边重建的混乱过程当中。我们都是这种道德链和价值链断裂的受害者;那些不会好好说话、只会说脏话的人,只不过受害比我们更严重一些而已。他们是历史的受害者。这里的“历史”内涵,包括历史过程中的教育。他们受到的教育更多的是道德链和价值链断裂之后的教育。

  4、 社会学立场:当今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期的制度重建过程当中,公权力大量私有化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正,严重的社会不公正又造成大众心理的严重失衡。心理失衡必然导致郁闷和愤怒,这就需要发泄。最简捷的发泄方式就是骂人,而不用承担责任的骂人方式就是在网络上骂人。既然这样,就尽量地宽容吧。

  5、 爱心:不能够用正常的语言与人交流、动不动就暴粗口的人实际上患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疾病。在他们发育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无一例外地受到过这样那样的精神伤害。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看,这些精神伤害更多发生在幼年时期,伤害之手多出自于他们的父母或其他家长,当然也可能出自于社会,比如老师或者其他能够对他们施加强迫性影响的社会因素。但无论如何,他们是精神上的弱者,他们的内心有严重的伤痕。并且,习惯在网络上暴粗口者,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都比较胆怯,害怕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和责任。这样,在网络中的世界放肆地骂人,就成了他们发泄情绪、缓解精神疾病的最佳选择。爱他们吧,他们已经足够可怜,就当你是他们的心理医生。

  6、 自豪感:如果有人开始在网络上向你暴粗口,那么你就可以小小的自豪一下了,甚至可以找上两三好友庆祝一下。网络成功的标志在于吸引眼球,你吸引的眼球越多,就越成功。如果有人开始在网络上对你恶语相向,说明你已经很成功了,已经引起了别人的嫉妒。这难道还不可以小小地让自己自豪一下吗?

  7、 反弹:反弹只是两个字,并不是行动。看到有人在网络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你暴粗口,你如果真的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只要在心里轻轻说出“反弹”这两个字就行了。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两个字直接写在网上。这个妙招是几年前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使用的。老师禁止孩子骂人,有的孩子却偏偏喜欢骂人,碰到这种时候,我儿子的武器就是这两个字:反弹!骂人占的是一种心理上的便宜,“反弹”这两个字却能够恰如其分地把心理优势夺回来。反弹!都弹回去了,都弹回到那个骂人的家伙身上去了。你看有多奇妙——四两拨千斤,只要轻轻地“反弹”一下,他费劲扒拉地骂了半天,到头来都骂到了他自己身上。儿童的智慧有时候是令人吃惊的,在对付网络脏话暴力这一点上,成年人不妨学习一下儿童。

  责任编辑:一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