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致远舰被指发国难财(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0:36 华夏时报 | ||
撰文媒体昨日败诉曾报道打捞组副组长敛财
曾经的致远舰(资料图片) ■大事看点 曾被有关部门定为“致远舰打捞筹备组”核心成员的柴勇军,因《沈阳今报》的一篇报道而被人称为“是个发国难财的骗子”,今年2月份,柴勇军将沈阳今报社及其记者张某和辽宁省东港市政府工作人员王福生等人诉至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两次庭审后,昨天,背负骂名的柴勇军,在东城法院得到清白。 当听完法官的宣判结果后,柴勇军面对记者,难以抑制内心的感受:胜诉就行!胜诉就行!不在乎获得多少赔偿! 焦点1打捞是否获国家同意 协议约定:柴勇军任副组长 东城法院在审理此案时查明,无论是原告柴勇军还是被告《沈阳今报》,核心的话题都在围绕着“致远舰是否打捞”展开。有证据显示,国家文物局早在1996年4月作出批复,同意打捞“致远”等4艘战舰,并批准成立打捞致远舰领导小组。这之后,辽宁省东港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企业文化研究所,于当月的17日,签订《关于合作打捞在甲午中日黄海海战中沉没的致远号等4艘战舰并在东海海区内建造甲午中日黄海海战纪念馆协议书》。协议书中约定,由柴勇军担任副组长,而当时的柴勇军,正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一职。 为推进协议的实施,国家文物局于同年10月11日,同意邀请海军、交通部打捞局等部门的专家,着手探摸致远舰的海底位置。 焦点2打捞前是否募集款项 副组长称:我没募集一分钱 对于打捞,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筹款。对此,《沈阳今报》报道,柴勇军托人借了一台宣传车,欲在全国进行“打捞致远舰万里行”募捐。报道称,募捐第一站就设在东港市,当时,街上全是捐款的东港人。当年东港街头万人齐捐款的感人场面,在某些人记忆里,至今依然清晰。 “这个浩大的工程,肯定需要钱,但是我没有募集一分钱。”昨天,柴勇军就募捐问题,再次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说,按当时的预计,筹款总额大约在两个亿,主要是用于打捞工作和打捞后的文物保养,其次就是用于建造纪念馆。然而,当募捐活动宣传车开到南京并逐步进入高潮时,1997年的11月28日,国家文物局再次发文,撤销了现有领导小组,废止“筹备办”的公章、财务章,停止一切募捐活动,将打捞工作转交到辽宁省政府。 焦点3打捞工作为何突停止 沈阳今报:他是在商业炒作 国家文物局为什么突然停止打捞工作,记者在昨天的案件卷宗里,没有找到答案,但是,据一直负责致远舰打捞工作、在东港市市政府任职的王福生说:第一,就目前的现状,并没有真正探明致远舰的沉没地点,而且致远舰是在黄海海域,淤泥深,打捞难度很大;第二,国家文物局对地下文物打捞控制非常严,地下文物一旦打捞上来,如何保护、维修费用,都是难题;除此之外,《沈阳今报》归结出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打捞致远舰“是一场骗局,是(柴勇军)极具个人目的的商业炒作”。 焦点4受访者为何说是骗局 只是随便聊聊,对后果不负责 《沈阳今报》说“打捞致远舰是一场骗局”的报道,最早于2004年5月17日见报(见左文),这之后,众多媒体跟踪这件事。“我不知道媒体为什么这样说我,事实上我与这名记者从没见过面。”柴勇军说,记者的文章,只是来自王福生的个人叙述,“是一种毫无事实根据的说法”。因此,柴勇军将王福生连同《沈阳今报》一同告上法院。 成了被告的王福生在庭审时,对记者采访的事实表示认可,但他一再表示,自己并未接受过正式采访,只是因为两位记者远道而来,不好推辞,仅是“随便聊聊,对后果不负责任”。 这篇报道发表后,许多网民直接跟帖,唾弃柴勇军是“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被击沉的致远舰,发国难财! “没有办法,我只有通过法律渠道,讨回清白。”柴勇军所说的“清白”,一是指包括自己在内的一班人,从未募集捐款;其次,说自己当年参与打捞工作,完全是想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 ■法院判决 未经本人核实,媒体构成侵权 柴勇军究竟有无参与募捐,昨天的法院判决并未提及,但是,法院就《沈阳今报》的报道,认为该报题为“又是谣言致远舰暂不打捞”一文,对柴勇军的描述未经核实,对柴勇军等人的名誉已经构成侵害,为此,判决《沈阳今报》不仅要赔偿原告的精神损失费5000元,还要求该报社登报致歉,致歉内容在登报前,须提交法院认可。 判决后,双方表示接受,而柴勇军说,取得诉讼的胜利,对所有关注致远舰打捞者来说,都是个交待。当被问及他是否还会参与致远舰的打捞工作,他回答道:“关注,但不参与!” ■背景链接致远舰,殁于海底百余年 致远舰是一艘英国制造的钢制巡洋舰,排水量为2300吨,舰长267英尺,主机功率5500马力,航速18节,舰炮23门,鱼雷发射炮4个。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致远”激战5小时后弹尽,在船体多处受伤、船体倾斜的情况下,邓驾舰全速撞向日本吉野舰,不幸被鱼雷击中,沉入海底,邓世昌等240余人就义。 《又是谣言致远舰暂不打捞》(节选) 那是一场骗局,是一次极具个人目的的商业炒作……谁在发致远舰的爱国财?柴勇军是谁……不过是一个在北京做服装生意的小老板,后来一次到东港旅游时,知道了致远舰仍然沉在黄海海底,就灵机一动。 让人奇怪的是,柴勇军在电话中信誓旦旦地向记者表示,自己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高才生,更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正式职工,一切手续都齐全……当年柴勇军所提的那个企业文化研究所在几年前就已被取消,至于柴勇军和这个研究所有什么关系已无从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