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效机制考察”是个嘛玩意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0:13 红网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的一些学校存在着一批危险失修的校舍。面对危房里上课的学生,省、市两级财政专门下拨专款用于学校的危房改造,并成立了由华龙区多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危改小组。但是,危改小组却以“长效机制考察”的名义在10月22日至11月6日期间用公款集体去“新马泰”旅游了一次。(央视〈〈焦点访谈〉〉2006年11月28日晚)

  什么是“长效机制考察”呢?记者问,当时怎么想出来这么个词“长效机制考察呢

”。官员回答“随机想了个名”。记者:考察什么地方的长效机制?官员:写旅游不好听,就这个意思。记者:教育上的长效机制包括什么?能说得出来吗?官员支支吾吾回答:长效机制才兴,新来的新文件……

  乖乖,你看官员的回答多么轻巧啊,“随机想了个名”,“写旅游不好听”,“长效机制才兴,新来的新文件”,谁能够说官员不“善于学习”,“政治意识不强”呢。“长效机制考察”,好一个与时俱进的名词,好一个“模糊”的名词,好一个实用的提法,但是又是一个多么“聪明”的报销理由。试想,有了下级如此紧跟形势的想法和水平,上级怎么不高兴呢,又怎么能不欣然大笔一挥签字通过呢。

  但是“长效机制考察”的事实是什么呢?由多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新马泰”旅游小组,根本没有考察国外教育,中学没有去过,小学也没有去?纯粹是占用宝贵的办公时间,用公款实实在在地旅游了一回,更可笑的是有官员面对记者问“泰国小学办得怎么样?”时竟然大言不惭地回答说“还可以”,到底是“泰国的人妖真他妈水灵的可以!”呢,还是吃的可以,是玩的可以呢,还是住的可以呢?

  随机想了个“长效机制考察”的名,“新马泰”旅游的款项就轻而易举报销了之,这是多么简单、随意的报销审批制度,财政资金有效、严格管理的漏洞是多么容易攻破啊,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俄罗斯的繁杂公务报销制度。俄罗斯公务部门要报销费用,需要完成五步手续,至少三个领导签字才能顺利报销,整个过程耗时数个月。比如公务请客,首先要在请客之前填写一张“请客计划”,详细汇报一下去哪儿吃,吃什么,大概的价格是多少,请客的目的是什么,之后再由领导签字,经批准后才能请客。吃完饭后,要保留饭店提供的发票,发票上需标明吃了哪些菜,喝了哪些汤,每个菜的价格是多少,此外,吃完还要报告请客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请客目的等等。如果遇到了去外国出差,请客就更麻烦了,还要把发票都翻译过来。以致于俄罗斯的一些公务员有时候为了省事,干脆自掏腰包请客。如果我们的报销制度少了“简单”和“随意”,少了些“随机想了个名”的意识和行为,“新马泰”的公款旅游还能够以“长效机制考察”名义报销吗,值得反思。

  “长效机制考察”不是个筐,什么干净的、龌龊的;合法的、不合法的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当出国的公款旅游成了“长效机制考察”的怪胎,这不仅是一个地方的悲哀,还有多少非法的公务行为假“长效机制考察”之名,需要我们举一反三,各级财政监管部门应该知道,越是好听、时髦的名词,越应该谨慎对待,决不能让老百姓戏谑地追问政府,“长效机制考察”是个嘛玩意儿?!

稿源:红网 作者:魏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