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万村千乡工程扩大农村消费四百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2:2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1月29日讯 记者龚雯报道:商务部门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已累计在全国建设连锁化农家店12万个,吸纳富余劳动力51万名,受益农民约1.4亿人,扩大农村消费约400亿元。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核心是现代流通方式下乡,而不是老一套的工业品下乡。从商务领域看,要通过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方式,逐步形成健全的商品流通网络,一方面为

农民提供“货真、价廉、便利、放心”的商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收购农产品进入连锁网络销售,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正是以建设连锁化农家店为落点,从而保障商品质量和价格,提高流通效率,形成规模效益,使农家店具有生命力。目前,该工程已表现出几大特点:各地区规划网点数大幅增加;农资企业及邮政物流企业积极参与;试点企业实力提高。更令人欣慰的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近两年在乡野田间受到普遍认可和欢迎。

  据悉,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拥有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多次作出部署,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消费持续升温。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55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44.4%和53%。三是商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农村市场重要性凸现,拓展农村消费需求成为广大生产企业的共识。四是现代流通方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育,出现了一批善于经营管理、比较了解和熟悉农村的商业人才,他们日渐成长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中坚力量。

  商务部日前编制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农村市场国家级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已确定: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以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以各类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和大中型农村流通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市场体系,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其中,“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力争在“十一五”覆盖85%以上的乡镇和65%以上的行政村,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