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一封家书竟然难道不少大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9:46 浙江在线

  对于家书,本无话可说,毕竟那是写给家人的。然而,也有例外,《傅雷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与启迪。这样的家书,也是每个读者的家书。还有十多年前的《一封家书》,不仅使李春波火了,也让我们每个游子多了一份对家的渴望,对亲情的向往。

  写一封家书本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即使是片言只语,字里

行间也透着一种亲情。武汉科技大学新校区学工团委办公室上月给全校4700多名新生布置了一道“亲情作业”:每月给家里写一封家书。没想到,一封家书竟然“难倒”了不少大学生。有些学生竟感觉“和父母没什么好说的”。(11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

  “和父母有什么好说的?”这句话让我吃了一惊。在人生中,父母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父母恩情更是海一样的深,身为人子人女怎么会和父母没什么好说的呢?由此,我不禁想到社会上有这样的担忧: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懂报恩。固然,回报父母恩情也需要物质基础,但物质不是万能的,其作用绝对代替不了一封家书。再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不容易,父母更需要一个问候报一声平安。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也许这些学子们还没有成家还没有养儿,所以不知父母恩。但这是谬论,因为这些学子们不是乳臭未干的孩童,虽然不能说他们都饱读诗书,但他们应该知书达理。我想大学的学子们都应听说过孟郊的《游子吟》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逢,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尚知报得三春晖,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学子真的“和父母没什么好说的”吗?

  在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有一《二十四孝图》。记得有一中学曾想把《二十四孝图》作为“孝道”教材,我是持反对意见的,毕竟《二十四孝图》中有很多糟粕。但是,在大学不妨让学子们好好学学《二十四孝图》,因为大学生们应该有能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了。再说,如今的大学生应该受受感恩教育。试想,“和父母没什么好说的”,连一封家书都不愿给父母写的学子,我们能指望他们报恩,我们能指望他们报效祖国吗?

  或许不该这样小瞧大学生,毕竟他们是时代的娇子,毕竟未来的世界要靠他们。可是,如今的一些大学生实在不那么让人满意,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温室小鸟”大有人在。当然,有这些毛病也不能都怪大学生,父母和学校教育都有责任。所以,让大学生写一封家书有着重要的意义。写一封家书,绝对算不上难事,之所以“难倒”一片大学生,关键是他们缺乏一颗感恩的心。


作者: 张魁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