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BBS舆论领袖的构成及其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10:44 人民网

  “舆论领袖”由拉扎斯菲尔德在两级传播论中提出,是传播学的经典概念之一,其含意为积极主动地向人们提供某些方面的客观事实并加以主观评断的人。传统舆论领袖具有这么几个特征:一,人数不多,只是全体公众中的一小部分成员;二,舆论领袖都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三,舆论领袖必须上连媒介,下连公众。从传播模式来看,舆论领袖也充当了信息把关人。然而,这一角色在以信息自由为核心特征的互联网上遭遇了挑战:网络的人际传播(如MSN、QQ)中,把关人早已形同虚设。或许正因为此,人们在探讨网络意见舆论领袖的时

候,很自然地把关注点投向了论坛的版主。然而从论坛的现实情况看,BBS的舆论领袖除了版主还有一小部分靠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地、勤于笔耕在论坛中赢得了较高声望的写手。

  BBS舆论领袖的结构

  1、版主

  论坛版主即是在论坛中整理文章、清除文章及将好文章转移到精华区等日常工作中履行网络把关人职责的人。通常版主是从普通会员中产生,当论坛有版面缺少版主的时候,高级管理员将在公告栏发帖子招收版主,那些笔耕不缀、在论坛内有较高声誉、能为论坛聚集人气的版友即可成为版主。

  撇开学生不谈,其他的网络版主,一般年龄不大,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教育程度足够使得他们更快熟悉网络且发表有见地的言论。他们大部分有比较稳定的工作,收入水平不特别高,但是足以维持。

  2、写手(高级灌手)

  什么是论坛写手,没有人就此下过明确的定义,他们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他们加盟论坛的时间不一定很早,但毫无疑问,他们发帖回帖非常积极;二,相对于普通版友,论坛写手的精华帖比重较大;三,写手通常是各版某一方面的“专家”,帖子的内容有观点、有见地、质量较高,在普通版友中有较高的威望。

  一个论坛的写手构成常常需要是立体化、多样化的。论坛写手的构成类似于梯形结构,虽然论坛希望能拥有尽可能多的优秀写手,但这并不意味着论坛就不需要更多的水平相对普通的参与者。除了极少数专业性相当强的论坛乐于曲高和寡,绝大多数的公共论坛都是追求写手构成的复杂与多样化的,鱼龙混杂且又能相得益彰,写手在不同层次上可以寻求到自己的知音。要做旺一个论坛,必须有几个富有个人魅力的专业写手或者写手、评论家,需要他们夜以继日地灌水以飨版友。所谓家有梧桐树,招来金凤凰。看帖跟帖就会纷至沓来。

  BBS舆论领袖的影响力

  这里探讨的BBS舆论领袖的影响力不是指在论坛内的影响力,而是指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在互联网上,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权泛化到了各个端口。BBS中舆论领袖的影响力也借着网络的参与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点得以发挥。2002年11月16日下午,名为“我为伊狂”的网友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分别发出的一篇近两万字的长文《深圳,你被谁抛弃?》,此文可谓触动了社会的神经,帖子一经发出就得到了众多版友的追捧。随后,南方日报、深圳商报、香港商报、深圳特区报等数家报纸做了相关的系列报道。2003年7月29日,国务院调研组到达深圳,专门邀请“我为伊狂”参加了深圳问题研究座谈会的交谈。

  强国论坛的“云淡水暖”,他在“强国论坛”有极高的声望,在此论坛被誉为“人民的秀才”。2004年3月2日发帖《不吼白不吼——也谈在强国论坛》吸引了网友持续两个多月的关注,回复达75篇。最有代表的是对苏秀文宝马案的评论,此帖不但有62篇回复,且被推荐到人民网主页,并被多家网站和媒体转载,在一定程度上设定了公众讨论宝马案的框架。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论坛的舆论领袖影响力不但覆盖了论坛中的普通版友、网民,而且还辐射到了传统媒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论坛的舆论领袖不但在网上进行了议程设置(即讨论什么问题),还为他人讨论设定了框架(即如何讨论这个话题)从而对舆论进行引导。

  在交互开放的网络中,由于每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同,大众传播时代遗留下的权威性仍在网络媒介中发挥作用,人们主动选择信息的行为满足一种“权威法则”。就目前我国一些较有影响力的论坛的参与情况看,利用这些论坛舆论领袖来引导网上舆论,已成为一些大型论坛的普遍做法。这些“舆论领袖”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言一般被版主用醒目的字号和色彩加以强调,放在网页的突出位置,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受众无所适从时,他们对于评论权威的依赖会更强烈,舆论领袖则可以为他们解惑。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

  贾文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