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面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2日06:00 光明网
高明华

  中国人是很要“面子”的,这一点恐怕没有人会否认。

  先说小处。前几日,我的女儿接受学校安排,要接待一位新加坡中学生来家住一日。

  由于本人作了近20年的“学术”,藏书也有“万卷”吧,而屋舍简陋,书籍便堆得

到处都是。于是,在女儿的“敦促”下,全家齐动手,竟也能把杂乱又狭小的房屋收拾得整整齐齐,尤其是女儿房间,一尘不染。这是家庭的“面子”。再说大处。前段时间,为了保障“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顺利进行,在此期间,北京封存49万余辆公车,同时倡导私车不上路或少上路,错峰上下班,中小学提前放学,公交和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外地车禁入五环内。结果,“峰会”期间交通一路畅通。这是北京的“面子”,也是国家的“面子”。

  这样的“面子”该不该要。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这样的“面子”成本小而收益大。我家为了“面子”,只不过失去了半天的时间成本,而收益则是全家人的心情舒畅,还让外国小朋友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勤劳和整洁。更重要的是,由于整洁能够带来心情舒畅,工作效率还提高了。

  中非论坛期间的“面子”收益更是大大高于成本。本次论坛迎来了大批非洲客人,北京交通给予他们的良好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他们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还有友谊;对不开车或少开车的司机来说,则减少了不少汽油支出和汽车的损耗,还体现出他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顾全大局的精神境界;对普通市民来说,则大大减少了出行的时间成本,还享受到了因汽车尾气减少而带来的清洁的天空;而公车封存则让人感受到了公车多少与效率高低的非对称关系,进一步加深了对公车改革必要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面子”还减少了矛盾,降低了人们之间的摩擦成本和交易成本。一个生动的例子是,一辆马自达轿车被宣传“绿色出行”的自行车车队剐蹭后,不好意思接受赔偿,悄然离开(《新京报》11月6日)。无疑,北京这样的“面子”,市民受益,北京收益,国家也受益,而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并非所有的“面子”都是收益大于成本的。最为人诟病的是“面子工程”。如今,“面子工程”之风并未减弱。据报道,全国600多个城市,就有183个提出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重庆市政府为了迎接“市长峰会”,花费1.5亿元搞刷城运动;杭州市将100辆奔驰出租车投放市场,结果仅四成上路且经营惨淡;笔者在农村调查时发现,某地的一个农田喷灌工程,竟在上级检查完毕后完全废弃(质量不合格所致)。这样的“面子”令人心寒。

  这些“面子工程”的本质特征在于:他们花费了大量纳税人的钱,而收益却远远小于成本。原因在于,他们只顾“面”,不顾“里”;只顾少数人利益(显示政绩,为“高升”铺路),不顾民众的利益。看来,“面子”是需要的,但收益小于成本的“面子”则是不能要的。

  当然,对需要的“面子”,不能是一次性的,这样的收益不过是短期收益。如果能够把其中的一些收益性行为转变为长效机制,则短期收益就会转化为长期收益。对家庭的整洁来说,就是要舍得花点时间成本,来保持长久的心情愉快;对一个城市来说,则需要政府有长远的眼光和为民众为国家牟利益的胸襟。日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已经表示,中非论坛期间推行的错峰上下班、公交和地铁延长营运时间等临时措施,有望成为长久缓解交通拥堵的举措。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希望这样的“利好”行为更多一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